乍得

一巴掌拍死多只蚊虫,蚊子到底有多狠

发布时间:2022/3/10 18:29:05   点击数:

夏天到了,蚊子绝对是所有人都讨厌的一种动物,而有些地方的蚊子特别得多,最多的地方被称为蚊虫王国。在这个世界上有着四个蚊虫王国,分别是南美的亚马逊河、非洲的乍得湖和坦葛尼喀湖,还有我国的新疆北湾地区。

北湾地区位于额尔齐斯河北岸,处于我国和哈萨克斯坦的交界处,这里驻扎着一支北湾边防官兵。每年的夏天,这里都会有无数的蚊虫诞生,据防疫部门检测,北湾地区的蚊虫在高峰时期,可以达到每立方米只,蠓虫更是高达只,我们一巴掌拍下去就能拍死多只蚊虫。

就是这么恶劣的环境,但边防官兵们依然坚持深入险地,按时巡逻。那么为什么这里的蚊子这么多呢?蚊子到底有多狠?边防官兵们又是怎么应付这些蚊子的呢?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蚊子

我们都知道蚊子喜欢温暖潮湿的地方,所以通常情况下,我国的蚊子是越往南越多、越往南越大,所以南方的蚊子一般会比北方的多。在中国疾控中心进行的诱蚊灯实验中,蚊子密度最高的省份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蚊子会把卵产在积水里,蚊卵很小,不足1mm,在夏天的时候,2-3天就能孵化出幼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孑孓。幼虫在10-14天内经过4次蜕皮之后就会变成蛹,两天之后,蚊子就形成了。再过两天就可以交配、吸血、繁殖了。在适宜条件下,蚊子一年可以繁殖7、8代。

而新疆的北湾地区就十分适合蚊子生存繁衍。这里有着大片大片的沼泽地,无数的死水潭,杂草丛生,是蚊子繁育的天然温床,加上人迹罕至,所以这里的蚊子才会这么得多。

这些蚊子有多狠

我们都知道,蚊子号称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平均每年导致人死亡。我国的蚊子主要有三种,按蚊、库蚊和伊蚊。其中按蚊主要傳播疟疾,库蚊传播病毒性脑炎和丝虫病,而伊蚊传播黄热病、登革热和脑炎。

一般来说,蚊子传播病毒主要通过三个阶段,首先蚊虫经口吸入含病毒的血液。然后病毒在蚊子体内繁殖,接着释放病毒到唾液里面。最后找到易感染者,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出去。

单一的蚊子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威胁并不大,但是北湾地区的蚊子可不是几只几只的在活动,它们密密麻麻的一大群。而且沼泽地区的蚊子可是很大的,并且还带有毒性,被咬上一口就会奇痒无比,而且疤痕不容易消除,甚至可能导致休克或者伤口发炎化脓等症状。

因此每次去巡逻,巡逻官兵和随行的军犬都会全副武装,穿上防护服,但有时候军犬会将面罩之类的东西弄掉,这个时候一直伺机而动的蚊子就会一窝蜂的冲上来,拼命的叮咬。据说已经有7只军犬因公牺牲了。

怎么应对蚊子

曾经为了消灭这些蚊子,我国甚至出动过飞机大面积的喷洒灭虫药,集中消灭区域内的蚊虫。在喷洒灭虫药的时候,往往会有误伤,虽然是高效低毒的环保农药,但是也会使一些蚊虫的天敌死去。

而且蚊虫的数量太多,繁殖又快,长期下去,这些蚊虫很可能会产生抗体。加上农药始终是有毒的,可能会给当地民众身体健康、植被及作物生长等带来一些影响,所以并没有大规模的使用。

近年来,相关部门一直在科学治理湿地,希望能改善周边的水环境,从而减少蚊虫的数量。还给营区的各个角落里安装了环保无害的灭蚊灯,据说一天下来,营区里灭掉的蚊子可以装满半个垃圾桶。

而巡逻官兵出巡更是需要全副武装,穿戴防蚊服。今年的防蚊服已经改善到了第七代,这种新型防护服整体采用了双层网状面料,重量不到1公斤,主要材质里还添加了驱蚊药品。十分的轻巧方便,并且在炎热的夏天也不会很闷热。

要知道,曾经的防护服可是棉料的,大夏天的穿上一件大棉袄去巡逻,想想就知道有热了。曾经就有巡逻官兵因此中暑晕倒,所以新式的防护服对此进行了改良。

而且第七代防护服的袖口、领口和拉链位置,都添加了迷彩面料,避免了磨损。胸口和膝盖部位都有小兜,方便官兵平时携带一些防蚊药品。除了衣服之外,还有帽子、手套、护膝、护肘等装备,核桃觉得穿上这一套服装都能去和马蜂单挑了。

但就是这样,还是无法完全避免蚊子的伤害,巡逻的边防战士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喷洒一下驱蚊药,喝水得用吸管喝,吃饭更是要小心翼翼,只能在头罩里吃压缩干粮,还要时刻提防蚊虫的叮咬。

而这样的生活就是生活在北湾地区的边防连官兵的日常。从一开始的雨衣,到现在的第七代防蚊服,他们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守卫着我国的边境。

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推荐阅读?奥运惊魂:白俄选手拒绝被“押送回国”获领事援助?疫情:为什么处处歧视和驱逐南京人??教授,能别再胡说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aobobo.com/zdjt/238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