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第二届中非未来领袖对话线上举行共话中

发布时间:2023/11/29 20:51:37   点击数:

11月25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非未来领袖对话”在线举行。本届对话会的主题是“贡献青春力量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理事单位代表以及来自中国和非洲35国的青年代表近人线上出席活动。

对话活动上,中非青年围绕“青年视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因”“青年愿景: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青年行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生动实践”等议题开展了深度交流。

塞内加尔驻华大使伊布拉伊玛·锡拉在会上肯定了中国的脱贫经验,他表示,世界的未来掌握在年轻一代手中,对全球最好的贡献莫过于赋予青年能力来实现一个更光明的世界。他认为,应当在非中合作框架下,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推动构建以青年为核心的命运共同体。

伊布拉伊玛·锡拉说:“就青年成就而言,中国有很多值得世界学习的地方,中国青年有很多经验可以与其他地区的青年群体分享和交流。”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来自乍得的托马指出,当下世界经受着各种问题与挑战,气候变化、疫情、战争等导致了一系列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全球人类、世界秩序造成了破坏性的冲击。如何共同应对这些挑战,如何重构或塑造新的世界秩序等是关键问题所在。

托马说:“我认为,未来世界秩序不能只建立在西方的价值观基础之上,不然人类未来的发展可能会走向危机。新的世界秩序应该是开放包容的、反映全球人类的心声与愿望,必须拥有被旧秩序边缘化的地区的声音,特别是非洲的声音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声音等。”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朱伟铭认为,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途中,应重视中非文明共性,凝聚思想共识,发挥文明互鉴的思想引领作用。作为新时代的中非青年,可以从三个方面身体力行,助力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朱伟铭说:“一要摆脱西方影响,增强亚非文明自信心。二要传承中非合作精神,注入共同发展新动能。三要加强中非青年对话,构建人文交流新格局。中非青年应发挥主人翁意识,当好文明使者。加强在历史文化、教育体育、学术智库、妇女权益等传统领域交流,拓展人工智能、气候变化、数字经济、减贫发展等新兴领域合作,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式,助力构建中非人文交流新格局,推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姜江指出,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非关系不是一天就发展起来的,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双方人民几十年携手并肩、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他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中非青年是中非友好的未来。姜江说:“中非友好需要各位有志青年薪火相传、接续奋斗。希望你们不负所托、努力奋斗,号召激励中非青年一代,接过中非友谊的接力棒,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了解,携手为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aobobo.com/zdjj/256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