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中非农业信息摘报2018年第5期非

发布时间:2018/12/28 4:00:39   点击数:

编者按:为推动中非农业投资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了解非洲农业发展动态以及全球对非洲农业合作和发展援助的相关信息,自年12月起,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启动了《中非农业信息摘报》的采编工作,采集、整理和分析对非农业领域的相关信息,希望能为政府决策、企业实践及行业研究提供参考。

(图片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

非洲的出路——农业发展根据世界银行对年经济增长前景的展望,全球5个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中有4个在非洲。近十几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经历了相对高速的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增长却没有能够转化成为其缓解贫困的动力。年至年,撒哈拉以南非洲贫困发生率仅从51.5%下降到41%。实际上,非洲减贫的关键在于农业的增长,因为非洲国家的人口主要生活在农村地区,农村地区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生产。农业发展的落后不仅成为减贫的阻碍,也成为非洲推进工业化的障碍。非洲国家在短期内尚不具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但是并不意味非洲农业发展和减贫就没有出路:第一,重视粮食作物的生产;第二,建立连续性的农业政策体系;第三,加大要素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生产力;第四,提高小农的农业生产效率;第五,充分用好外部投资对农业的促进作用。实际上,非盟及非洲国家已经认识到农业对于非洲发展的重要意义,在非盟《年议程》中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发挥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如何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非洲依然面临很多挑战。未来,非洲农业发展要充分建立在本国实际情况和需求基础之上,对于外部经验的引进要加以鉴别,并根据实际作出适当改造。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05-08

美国把 火引向非洲美国政府近日宣布终止卢旺达在《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GOA)项下所享受的零关税待遇60天,直到卢旺达降低对美国输入卢旺达市场二手服装的关税壁垒。此举明确显示,美国政府开始放弃自年以来对非洲的贸易援助,其对美非经贸关系的看法已经开始从双边贸易协定的偏好出发,向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发动 ,可能对非洲大陆的未来经济预期产生极大影响。

信息来源:商务部新闻办,-04-20

北部非洲

埃及棉花出口需求难以满足政府积极提高产量/17年度埃及棉花产业经历了历史性重创,棉花产量降至历史新低,/18年度埃及国家农业部为了改善局面采取多项补救措施,其中包括通过改善和提高长纤维和中等长度棉花的产量来促进棉花产业,同时还计划将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到英亩(约为万亩),以满足出口市场的需求。埃及棉花出口商协会主席Nabilal-Sanrisi称,尽管本年度埃及棉花产量有所增加,但目前的产量仍无法满足高水平的出口需求。埃及政府需要确保/19年度的棉花产量至少达到万公担(约20万吨),才能满足全球需求。埃及国家棉花改善基金主管AdelAbdulAzim称,/19年度埃及的棉花种植面积将增加到415英亩。根据统计的数据显示,年至年间,埃及的棉花出口量累计下降了4%。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04-16

摩洛哥农业前景广阔摩洛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年,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9%。全国可耕地面积万公顷,从业人员万,占全国总劳动力的42%,对国内需求有重要影响力。农渔部提出了新型农业发展规划“绿色摩洛哥计划”(GreenMoroccoPlan),旨在发展现代集约型农业,使小规模农业现代化并提高农民收入。到年,农业领域投资额达到亿迪拉姆(约亿美元),农民收入提高2-3倍,创造万个就业岗位。为保障该计划顺利实施,摩建立农业发展署,每年投资10亿美元,一方面实施可为农业产品和农业食品提高附加值的上千个新项目,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通过落实困难乡村地区个小农场项目来支持小农农业。就目前来讲,这一计划也将逐步发挥效益。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05-09

摩洛哥上调小麦进口关税鉴于谷物有望获得高产,摩洛哥政府近期批准把普通小麦进口关税从前期的30%上调恢复至%,今年10月31日前实行。该国根据供需形势对进口关税进行定期调整;去年10月份关税下调至30%(FPMA粮食政策)。在5-7月收获期期间,关税往往会进行上调,从而保护本国生产者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预测年小麦收成为万吨,与年持平,尽管雨季开局推迟,但产量高于常年水平。该国严重依赖小麦进口满足消费需求,其中欧盟和黑海区域是该国普通软粒小麦的主要来源地。

信息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05-15

摩洛哥与欧盟的渔业协定欧盟理事会授权欧盟委员会与摩洛哥就渔业协定进行谈判。谈判旨在对将于年7月14日到期的渔业协定进行续约。此前的渔业协定允许来自11个欧盟成员国的只船只在摩洛哥沿岸捕鱼,是欧盟与摩洛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之一。

信息来源:摩洛哥Médias24,-04-16

摩洛哥-农季粮食增收摩洛哥农渔部表示,-农季,摩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为万公顷,同比下降16%,平均单产增长23%,达到每公顷21.8公担(1公担=0.1吨),总产量有望达万公担,同比增长3%,其中,软质小麦为万公担,硬质小麦万公担,大麦万公担。农业增收主要归功于今春降水充沛且时空分布均匀。

信息来源:商务部新闻办,-04-24

东部非洲

欧洲对东非牛奶出口量显著增加东非正成为欧洲牛奶出口的重要境外市场。牛奶出口占欧洲农产品价值的15%,是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牛奶较东非本地所产牛奶而言,成本更加低廉。考虑到本地企业的竞争力,肯尼亚乳制品加工商协会主席对进口牛奶的倾销行为表示担忧。目前,肯尼亚牛奶的年产量为55亿升,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分别为22亿升和20亿升。肯尼亚人均奶消费量为升,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分别是47升和54升,远低于世界健康组织建议的升。欧洲牛奶生产商因此将东非作为重要市场进行开发。

信息来源:乌干达每日观察报,-05-02

埃塞俄比亚:潜在的非洲“中国”据报道,有经济学家认为埃塞俄比亚有着种种发展经济的优良条件,可能成为非洲的“中国”。埃塞俄比亚增长和转型计划旨在到年将其经济推向中低收入阶层,这将使他们从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该国一直在努力吸引外国投资来推动制造业和工业部门。埃塞俄比亚被非洲投资指数(AII)评为年 吸引力的非洲国家第七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拥有着过亿的人口、与主要国际市场接近、有利的政策环境和迅速改善的基础设施,埃塞俄比亚日益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优质目的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下一年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增长率为8.5%,预计埃塞俄比亚将重新夺回其作为非洲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的地位。根据IMF的数据,该国在过去十几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0%。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未来几年可能的强劲表现使埃塞俄比亚展望前景乐观。

信息来源:埃塞俄比亚先驱报,-05-08

埃塞俄比亚高潜力商品市场分析埃塞俄比亚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产值占GDP 0%,工业产值仅占15%。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发源地,咖啡大多生长在海拔-米的高原上。近年来牲畜、毛皮以及咖啡、鲜花、芝麻等经济作物的出口成为埃塞创汇的支柱。

  咖啡:埃塞俄比亚生产世界上 的阿拉比卡咖啡。与其他咖啡生产国相比,埃塞俄比亚咖啡种类更加多样。埃塞俄比亚的咖啡由于其特殊的香气和味道为世界人民所喜爱,适宜与其它国家出产的咖啡混合。目前埃塞俄比亚咖啡出口排名世界前五,但以生豆为主,附加值低,政府希望引进咖啡深加工项目。

  芝麻:芝麻生产在过去五年翻了一倍。埃塞俄比亚生产各类芝麻,在国际市场上深受喜爱。目前埃塞正努力提高产量,发挥更大生产潜力。芝麻的附加值也亟待提高,包括生产芝麻油及运用于食品加工业的原材料。

  肉:就家畜数量来看,埃塞俄比亚(家畜数量为万头)排名非洲第一和全球第十。肉类加工在埃塞俄比亚发展潜力巨大,而目前主要采用传统小规模作坊。埃塞俄比亚已拥有成熟的生肉贸易伙伴,包括沙特阿拉伯、迪拜、埃及、也门、刚果、布拉柴维尔、科特迪瓦。

  家禽:埃塞俄比亚对鸡肉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政府近期生产目标产肉吨,产蛋39亿枚。此目标将通过年前改善家禽品种来实现,更需要引进大中型现代化养鸡场。

  乳制品:牲畜数量充足、自然条件优越、高繁殖率为促进乳制品行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丰富的原材料期待外国投资商来埃塞发展乳制品业。

  蜂蜜:埃塞俄比亚盛产蜂蜜,蜂蜜是该国一些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作来源,多样的农业气候条件和生物多样性孕育了蜜蜂的多样性。埃塞俄比亚是世界第十大蜂蜜生产国,非洲国家第一大生产国。其蜜蜂蜡生产和出口排名世界第四。由于生产加工条件落后,加上包装简陋,蜂蜜加工产品出口并不可观。外国投资商可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改进包装借助纯正优质的蜂蜜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05-09

埃塞俄比亚小麦供应处于危险的低水平埃塞俄比亚粮食贸易企业(EGTE)向埃塞俄比亚的九个地区和两个行政机构分发小麦,但由于其推迟从国外采购小麦,该企业的库存即将告罄。这也意味着,埃塞或将面临小麦短缺的困境。该企业每月向贸易局、大学和监狱管理部门分发64万公担小麦,而其库存只剩下5万公担,这导致它们不得不推迟本月的小麦分发。目前,有万公担的小麦正在采购过程中,但这将需要两个多月才能达到EGTE。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04-24

肯尼亚玉米进口激增冲击本土玉米种植户预计在下一次收获之前,肯尼亚还将短缺万袋玉米。肯尼亚国家统计局在年经济调查中表示:“在本报告所述的一年里,面粉厂免税进口了玉米。这导致年玉米粉产量增加9.8%,达到66.94万吨。”通常,肯尼亚每年向国内市场供应 万袋玉米,用于食品、动物饲料、加工食品、种子和其他产业领域。肯尼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肯尼亚从墨西哥、南非、乌干达、乌克兰和俄罗斯免税进口了创纪录的万袋玉米,这使得其供应量超过了肯国内消费量。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04-28

肯尼亚将大力推广转基因棉花种植肯尼亚政府正采用推广种植转基因棉花的方式来振兴纺织和服装行业,提升生产制造业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期望至年,贡献率能由目前的9.5%提高到15%。去年,肯尼亚成立了一个国家特别工作组,负责监督转基因棉花在未来5年的商业化运营。工作组成员RajeevArora先生表示,国家棉花产量五年内有望从目前的吨提高至5万吨,政府的目标是通过棉花种植行业创造68万个直接就业岗位,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将保障肯尼亚棉花自给自足,取代目前的价值12亿肯尼亚先令(万美元)的棉花进口,并通过出口创造87.5亿肯尼亚先令(万美元)的外汇。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04-25

坦桑尼亚食用油短缺引发不安在过去几天里,由于食用油价格有较明显的上涨,市场的不安情绪日益加剧。食用油供应商将导致短缺的责任归咎于坦政府机构不作为。坦总理要求坦桑国内所有食用油供应商必须在3天内拿出全部库存,不得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故意造成斋月前食用油短缺的假象,否则坦政府将采取行动,严厉打击这些供应商。报道称,坦桑尼亚仅能够制造自身市场所需食用油的30%,其余70%依靠进口。

信息来源:坦桑尼亚卫报,-05-09

年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出口收入增长坦桑尼亚央行近期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年2月,桑给巴尔上一年度出口收入增长了21.6%,出口总值达.4亿坦先令(1人民币≈.55坦先令)。丁香、海草和加工制造产品是桑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总值的96.8%。其中,丁香出口额达亿坦先令,出口量吨。海草出口额70.4亿坦先令。此外,海产品出口也有较大幅度增加,主要包括鲜的活章鱼、鱿鱼、大虾、龙虾、螃蟹等。

信息来源:坦桑尼亚每日新闻,-05-03

坦桑尼亚总统的访问增加了农业合作伙伴的信心坦总统马古富里近期访问了伊林加地区。访问期间,他出席了一家从事大豆加工、家禽养殖、饲料加工和仓储的本地公司的开业仪式。该公司是坦桑尼亚南部农业增长走廊合作计划(SAGCOT)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报道称,该访问增加了合作伙伴国家和国际组织对SAGCOT的信心。该合作计划由坦政府、英国援助署、挪威驻坦使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援助署、世界银行集团和非洲农业发展集团提供资金。

信息来源:坦桑尼亚每日新闻,-05-07

坦桑尼亚政府拟取消食糖进口禁令坦总理马贾利瓦5月3日宣布坦政府将取消食糖进口禁令,以打消公众对食糖价格飞涨的恐惧。目前坦桑尼亚食糖委员会已经着手工作,政府也会采取措施稳定食糖价格。据悉,坦每年食糖需求量为45万吨,本国食糖年产量仅为32万吨,存在较大缺口。

信息来源:坦桑尼亚公民报,-05-03

乌干达对肯尼亚牛奶出口势头强劲乌干达对肯尼亚牛奶出口量明显增加,以LATO和FRESHDAIRY两种品牌势头最为强劲。肯尼亚乳制品加工商协会主席表示,乌牛奶生产成本更低,因而销售价格更低。乌是牛奶和奶制品的主要出口商,出口总额从10年前几乎为零到目前约为万美元。在东非市场中,坦桑尼亚和卢旺达由于需求量小、购买力低等原因,乌牛奶出口以上两国仍面临阻碍。

信息来源:乌干达新景报,-05-02

乌干达北部地区启动民生援助项目近日,乌政府与欧盟合作,在乌北部地区启动了价值亿先令(约合1.5亿欧元)的民生援助项目,该项目被命名为北部乌干达发展倡议,实施期限为五年,旨在改善当地的食品安全等。在1.5亿欧元项目资金中,乌政府出资1万欧元,其余部分则由欧盟国家和部分联合国机构出资。

信息来源:乌干达每日观察报,-05-06

南部非洲

安哥拉计划重新启动棉花种植安哥拉农林部正在考虑资助项目,在北部的马兰热省重新启动棉花生产。安哥拉农林部长CarlosAlbertoJaime表示,农业部正在与中国和日本商讨,为重新启动棉花种植提供资金。安哥拉的棉花种植面积约为1万公顷,沿着卡帕达农业-工业中心(PAC)的周边地区进行。目前,安哥拉农业部正在考虑如何降低农业投入成本,提高农民收益,促进该国经济多元化。

信息来源:安通社,-04-19

玉米价格推高马拉维3月份通胀率马拉维国家统计办公室(NSO)数据显示,不断上升的玉米价格将3月份通胀率推升2.1个百分点至9.9%。玉米是马拉维的主食,玉米价格在CPI价格篮子中占比达45.2%。分析家认为玉米价格带动通胀率上升的趋势还将持续几个月。不过,去年玉米十分充足,市场价格稳定,政府储备有24万吨玉米,足以供给全国。

信息来源:马拉维国民报,-04-18

年马拉维烟草预计增产38%马拉维烟草局(TCC)日前发布数据显示,年马第一创汇作物烟草产量1.07亿公斤,创汇2.12亿美元(约合亿克瓦查),同比减少23%;年烟草产量预计达1.47亿公斤,同比增加38%,如烟草市场价格稳定,拒收率得到有效控制,预计今年烟草创汇将大幅增加。

信息来源:马拉维每日时报,-04-27

莫桑比克欲重回腰果最大生产国地位莫桑比克打算在未来三年内重回最大腰果生产国之一的地位,但有经济学家表示,有必要改善农业部门的各个方面。年,莫桑比克生产腰果产量达14万吨,这是近30年来产量最大的一年,有专家认为这是该行业复苏的迹象,他相信在未来三年内,将达到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约20万吨。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04-23

南非农村发展与土地改革部表示希望加快农业用地管理法案立法南非农村发展与土地改革部长马沙巴内日前表示,农业用地管理法案的出台将有助于快速推进南非土地改革进程,并希望能在本财年内推出这部法案。该法案于年公开征求意见,旨在规范农业用地的所有权问题,特别是禁止外国投资者获取南非土地的所有权。

信息来源:南非每日商报,-05-14

南非年葡萄采收减少15%南非葡萄酒行业组织(VinPro)在近日报道,受恶劣的天气状况影响,南非年葡萄收成较年减少了15%。至于年葡萄果实的质量,该组织的葡萄栽培顾问经理弗朗索瓦·维罗恩表示,这一年份的果实尺寸比以往小,但含有充足的风味物质和色素。此外,采收季凉爽的天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葡萄藤的压力。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05-14

业内专家表示南非年食品价格通胀水平将温和上涨南非农业商会经济学家赛洛博指出今年早期数据表明南非年食品价格通胀水平将温和上涨,农业出口势头预计较为强劲。全年预计小麦种植量将增长2%,玉米种植量将增长5%,菜籽种植量将增长7%。

信息来源:南非每日商报,-05-07

南非政府计划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开拓出口市场据悉,南非政府计划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刺激其经济潜力,开拓出口市场。对智能产业政策的设计,即识别和支持高价值农业部门,比如鲜果业,是政府在真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的轻松取胜。正如南非财政部长莫斯科蒂·扎瓦尼在年预算中指出,农业在继年经济衰退之后引领经济走向复苏。在未来三年内,南非政府会将年的0万兰特(约合人民币万元)预算分别分配于农业、林业和渔业部门,用于升级分析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未来出口业会因此发生显著变化。

信息来源:南非BusinessLive,-05-02

南非大幅下调小麦进口关税4月6日,政府把小麦进口关税从每吨.3南非兰特(59.3美元,年12月中旬开始实行)下调至.9兰特(32.7美元)。45%的下调幅度是由国际市场近期价格上涨触发的(FPMA国际价格)。该国实行关税调整的条件是,当基准美国2号硬红冬麦出口价格与基础价格(估计为每吨美元)相比连续三周乖离10美元以上时进行关税调整。南非小麦进口约占该国国内需求的一半,而该国也向邻国少量出口小麦。

信息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04-18

赞比亚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致力推动农业发展在未来10至20年内,全球气候或将继续恶化,赞政府应采取措施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从长远来看,以雨养农业为主的农民需要应用灌溉技术,以维持农作物产量。赞农业部等相关部门有必要提前规划,通过应用各种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多样性,使农业发展适应气候变化。世界银行通过非洲农业生产多样化及其对恢复力的影响(PRODIVA)和赞比亚综合森林景观项目(ZIFLP),致力于赞比亚的农业风险管理,以推动气候智能型农业发展,改善生计和恢复力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信息来源:AfricanFarming,-05-02

西部非洲

中非合作机制对布基纳法索吸引力增大5月26日下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布基纳法索外长巴里举行会谈并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布基纳法索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日两国正式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近年来,中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今年9月,中国将主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推出新举措,掀起中非合作新高潮。布由于未与中国建交,不是中非合作论坛成员国,很难享受论坛红利。布希望通过与台湾当局“断交”,向中国示好,参与论坛机制,分享中非合作好处。

信息来源:观点中国,-05-28

中布双边经贸关系中国曾向布基纳法索提供经济援助,医院、政府办公楼、体育场等项目。年中布贸易额约为2亿美元,同比上升31.1%,其中中方出口额为1.8亿美元,同比上升29.6%,进口额为0.2亿美元,同比上升46%。中国主要向布基纳法索出口机电产品,进口棉花。年,中方曾与棉花四国(贝宁、马里、乍得、布基纳法索)在棉花领域开展合作,方式主要包括建立双边棉花合作项目,提供优良棉种和农机、化肥等物资,进行棉花种植技术示范和推广,开展多边和双边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支持双边企业合作项目技术升级改造和产业链拓展等。

信息来源:外交部网站,-05

国际伊斯兰贸易融资合作组织资助布基纳法索1.亿美元发展棉花产业国际伊斯兰贸易融资合作组织(ITFC)(伊斯兰发展银行集团子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1.亿美元的融资协议,SOFITEX作为执行代理为布基纳法索-棉花季节融资。ITFC首席执行官HaniSalemSonbol强调此协议将对农民改善生活条件的收入产生积极影响。自8年ITFC成立以来,布基纳法索已从超过9.25亿美元的融资中受益。

信息来源:AfricanFarming,-01-03

年贝宁棉花产量创历史新高贝宁是非洲棉花四国(贝宁、马里、乍得、布基纳法索)之一,该国棉花产业发展态势一直在增长。据贝宁棉花协会(AIC)估算,-棉季贝宁棉花产量将达57.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贝宁棉花喜获丰收,主要原因是实施了棉花种植强化计划,吸引了更多棉农种植棉花,再加上及时引进充足的优质农业生产资料和棉种。此外,去年有利的降雨量以及国家棉花合作社联合会、各省市的农村合作社的大力动员,最终取得了棉花丰收。年,贝宁棉花协会接管棉花业时曾承诺进行复兴该行业的“白金革命”,此次高产是棉花协会与贝宁政府密切配合所取得的成果。

信息来源:贝宁民族报,-04-19

科特迪瓦政府将严厉打击农产品非法交易科特迪瓦政府近日召开内阁会议,决定对农产品非法交易及走私进行严厉打击。农产品非法交易及走私已对科国家经济造成严重威胁,对此科政府将采取严厉措施进行打击。对于农产品,尤其是可可、咖啡、棉花、腰果和橡胶类产品,在采购、销售、存储、流通及出口等环节,如未获批准非法交易,将被判处 10年的有期徒刑和 0万西非法郎(约合9万美元)的罚款,此外非法交易产品及所用交通工具将被没收。

信息来源:科特迪瓦博爱晨报,-05-04

/19年度科特迪瓦棉花产量预计将增加据报告,/19年度科特迪瓦籽棉产量预计为40万吨,同比增长4%,皮棉产量预计为72.5万包。在国内棉花增产和出口需求扩大的带动下,棉花出口量预计为65万包。近几年,科特迪瓦政治危机消除,棉花生产逐渐恢复,生产投入持续增加,棉花质量不断提高,目前三分之二都是一级棉。科特迪瓦棉花主要出口到亚洲,少量出口到欧盟和土耳其。最大买主包括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越南。中国、巴基斯坦和泰国也有少量进口。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05-08

科特迪瓦致力于发展原材料加工业尽管面临主要出口产品可可价格下跌的挑战,科特迪瓦经济在年实现7.4%的增长,说明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并没有带来致命影响。科特迪瓦正致力于发展原材料加工业,增加其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将可可豆加工为可可脂和巧克力再出口。此举有助于增加经济发展多样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减少贫穷。

信息来源:科特迪瓦阿比让新闻网,-04-20

几内亚国民议会批准农业发展项目近日,几内亚国民议会召集全体会议,审议并批准了Gaoual、Koundara、和Mali的农业发展项目。此项目由伊开行提供贷款,共2万美元。据悉,此项目包括公顷土地的整治和公里乡村道路的整修。

信息来源:西非华声,-05-04

几内亚市场上销售的90%食品调料不合格,相关部门将整治几内亚总统府负责禁毒、打击有组织犯罪和经济犯罪任务的秘书处近日宣布,该部门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对食品调料和汤料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触目惊心,在被调查的95个品牌中,仅有9个品牌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秘书处已与几内亚商务部进行沟通,将共同进行整治工作。商务部将对进口食品严格把关,确认质量合格后才能发放进口许可证书。另外,号召民间社会组织和企业积极参与到市场整顿行动中来。

信息来源:商务部新闻办,-05-03

农牧民冲突影响尼日利亚农产品出口为提高非石油产品出口,尼政府于年6月底启动山药出口行动,目标是向美国、加拿大、阿联酋、以及欧盟国家月出口山药吨,从而在未来四年获取百亿美元的额外外汇收入。但目前尼出口山药的主产区贝努埃州,农牧民冲突日益升级,血腥杀戮事件增加,致当地近10万农民放弃农田耕种,逃离家园到临时庇护所,从而严重影响到山药的生产和政府的出口目标。

信息来源:尼日利亚商业日报,-05-03

尼日利亚亟待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保障粮食安全在日前举行的农企与粮食安全峰会上,尼农业部长表示预计到年尼人口将突破4.5亿人,而多年来,尼粮食增长步伐跟不上人口增速,人口的繁荣,伴之而来的是粮食供应和资源的巨大压力。尼农业发展模式亟待转变:以私营部门为核心推动创新为基础,提高粮食产量;当前,尼农民平均年龄65岁,让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农业已势在必行;获得信贷是尼农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全球农业贷款利率平均为2.5%至3%,尼政府正在推动农业贷款利率下降至5%,如若不然,尼农业发展将无路可走;粮食育种要积极引资引入合作伙伴;畜牧业要建立大型牧场,持续稳定发展;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业保险等,采取一系列创新改革措施,降低农业发展风险,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保证粮食安全才可确保尼经济的持续繁荣。

信息来源:尼日利亚商业日报,-05-02

尼日利亚正与其他西非国家合作实现木薯产量翻番尼日利亚正在与其他西非国家合作,希望在年前实现木薯产量的翻番,应对人口增长而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尽管非洲木薯产量已占到全球总产量的55%,但该地区每公顷产量只有10吨,而亚洲地区的单产水平达到了21吨,因此提高西非地区的生产率具备潜力,同时提高土地资源效益也是必然趋势。木薯作为非洲地区传统主食,通过建立高效的产业链,可有效保障西非地区未来粮食安全问题。

信息来源:尼日利亚抨击报,-05-06

年尼日利亚腰果产量增加三成出口额提高到4.02亿美元据尼腰果协会的信息,年,尽管有气候异常问题,但尼腰果产量仍然提高了29%,腰果产量达到22万吨,农户及出口商的腰果出口额达到4.02亿美元,较年的2.5亿美元、年的3亿美元出口额有大幅提高。因素之一是目前腰果种植农户增加。腰果协会负责人表示,目前尼出口腰果产品中仅有10%为本地加工品,其余全部以原料形式出口,对此,协会将继续寻求政府在资金方面的支持,以帮助农户提高生产效率,推动高附加值加工产品的出口。

信息来源:尼日利亚商业日报,-04-24

尼日利亚政府批准投资亿奈拉再建10座稻米加工厂尼日利亚政府批准投资亿奈拉在尼六个地理大区再建10座稻米加工厂。10座加工厂分别位于凯比、赞法拉、贝努埃、、科吉、巴耶尔萨、阿南布拉、卡杜纳、尼日尔、奥贡、包奇州,这10座加工厂日加工稻米将可达到吨。据悉,为加快粮食自给足,尼36个州中有30个州都在种植稻米,几年前的报告,尼至少需要座大型稻米加工厂,才可满足国内稻米的生产加工需要,目前尼已建成21座,现再建10座,是政府的明智之举。

信息来源:尼日利亚先锋报,-04-26

多哥农业亟待转型多哥政府意识到,只有促进农业升级转型,才能实现蓬勃发展。目前,多哥与非洲开发银行(AfDB)密切合作,计划在全国建立农业试验点。第一个试验点将在Kara(北部)进行。多哥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农业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产业,政府将会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

信息来源:中非贸易研究中心,-04-16

中部非洲

马达加斯加精油出口供不应求马达加斯加每年约出口1吨精油,其中70%的出口额为丁香精油。马国家统计局(INSTAT)历史数据显示,8年精油出口额占马总出口额的0.91%,年增至2.91%。尽管如此,出口量仍只能满足1%的国际市场需求。造成该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精油产业缺乏专业化运作,种植尚未实现工业化,蒸馏工艺更是缺乏相应技术水平。

信息来源:马达加斯加新闻报,-04-26

马达加斯加敏感产品进口量增长马达加斯加海关2月数据表明,大米、面粉、糖这些归类为敏感产品的进口量自年初开始增长。年,马达加斯加共进口59.59万吨大米,第四季度进口量开始增加。实际上,该数字从去年十月的6.33万吨增至十二月的9.97万吨。比较去年和今年的进口增长率,数字依然呈上升趋势:如将马达加斯加年1月份大米进口量计算为3.66万吨,则年1月进口量为8.2万吨,同比增长%。就糖类产品而言,年共进口14.45万吨,月均1.2吨。年1月进口量0吨,年1月为吨,同比增长45%。此外,去年马达加斯加共进口20.31万吨面粉,月均1.69万吨。年1月进口量1.67万吨,年1月1.27万吨,同比下降23.95%。

信息来源:马达加斯加新闻报,-04-16

农业对外合作之窗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病好
北京有哪些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aobobo.com/zdjt/165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