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人权研究季刊佟丽华中国企业境外经

发布时间:2022/3/2 1:03:27   点击数:
刘云涛 http://m.39.net/disease/a_5387123.html

《人权研究》

年9月第3期,总第6期

(为方便阅读,本文已隐去注释)

中国企业境外经营的人权合规问题研究

作者:佟丽华,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

|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急剧深入,工商业的发展对人权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中国作为对外投资大国,其企业在境外经营的过程中将会面对越来越日常化、复杂化的人权风险,开展人权合规建设迫在眉睫。当前,涉及企业人权合规的国际规范主要包括相关国际人权公约、自愿性国际规范、联合国正在推进制定的工商业与人权条约等,国际实践主要体现为相关国际规范在国内法和跨国诉讼中的实施等。这些规范与实践构成了目前中国企业境外经营人权合规所处的国际环境。中国企业应当意识到境外经营中已经出现的各种人权风险,这些风险根植于当前政策较不完善、企业自身缺乏认知、行业协会商会还未发挥足够作用等问题中。在此基础上,中国企业应当通过树立责任意识、提高风险意识、深入研究学习、加强行业自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五项措施,积极开展境外经营人权合规建设。只有尽快加深对工商业与人权议题的认识,中国企业才更有能力参与全球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商业与人权企业人权合规境外经营

|正文内容|

一、中国企业境外经营人权合规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可以通过全球供应链对世界范围内不同群体的权利产生影响。一个大企业的健康发展能给数以万计的人带去福祉,但一个大企业恶劣的工作环境、生产的假冒伪劣产品或者自身的崩盘破产也可能给数以万计的人带去痛苦和伤害。年,联合国人权与跨国公司和其他工商企业问题秘书长特别代表调查了起工商业侵犯人权的案例,“在绝大多数案例中,超过人的权利受到了影响……在一些案例中,一起侵犯人权的事件甚至可能影响60,人的权利”。也正因如此,与工商业与人权有关的国内外规范与标准快速发展起来,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境外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在人权方面承担更多的道德责任及合规义务。

在实践中,中国企业所遇到的人权风险越来越日常化、复杂化。年初,美国等西方国家以侵犯人权为由对新疆棉花贸易进行打压,这标志着对中国而言,人权议题将不再仅仅是政治议题,还是深刻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在境外,中国企业面对此类风险的可能性更大:年,南非境内多家中国纺织工厂因支付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而遭受数百万人民币罚单。年,位于美国塞班岛的四家中国承包商和分包商因非法使用劳工、工伤、拖欠工资等问题承担了一系列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支付了数千万美元罚款和赔偿金。年,一位在肯尼亚经营摩托车业务的中国高管在私下谈话中辱骂当地人为“猴子”,这一事件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引起了当地民众的严重不满,该男子也因此被肯尼亚移民局驱逐出境。

中国企业在境外经营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人权风险,将随着中国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而变得越来越不可忽视。据商务部统计,截至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已连续八年居全球前三。“已有2.75万家中国企业在境外个国家(地区)设立4.4万家境外分支机构,年末境外企业员工总数.4万人,其中雇用外方员工.6万人,占60.5%,较上年末增加38.9万人。”在中国深度参与对外投资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必须加强境外经营人权合规建设,“否则将面对不可预计的经济和品牌风险,并有可能使企业的人权责任问题上升为国际关系事件”。

目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aobobo.com/zdjt/238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