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牟氏庄园产业遍布栖霞,为何在桃村的田地特

发布时间:2022/6/14 16:12:08   点击数:

提起烟台栖霞的牟氏庄园,几乎无人不知。以“耕读”传家的牟氏家族,将“耕”字发挥到极致,成为清代北方著名的大地主,资料记载,兴盛时的牟氏庄园,拥有土地6万亩,山岚12万亩,房屋间,佃户村个,粮仓23个,用民间的话来说就是“大半个栖霞都是牟家的”,以至于那个“解手”的笑话流传至今。

如今来到牟氏庄园参观的话,一进正门之后,有一个陈列室,在陈列室的西侧,是一个沙盘模型,展示着当年牟氏庄园的产业分布。乍得一看,确实震撼牟家之大;但在感慨之余,仔细观察又有不同的发现:栖霞沙盘地图上,牟氏庄园的佃户村和粮仓密密麻麻的分布在东北(臧家庄)、西北(寺口、西城)、西南(杨础、蛇窝泊)三个方向,唯独在东南方向是一个空白,即现在的桃村镇的方位。

(隔着玻璃,图片不算清楚,但大体方位还比较明显)

实际上,不仅仅是桃村,从具体乡镇来看,亭口、庙口、大庄头、铁口等地,也均没有牟氏庄园产业标识,显然,牟氏家族在这里的存在感不高。

按说,桃村位于栖霞、福山、牟平、海阳等数县交界处,属于物流集散地,古代就以集市闻名,现在也是栖霞的交通重地;并且桃村在地形上被归纳为小盆地,镇驻地附近相对比较平坦,适合古代的农业种植,为何牟氏庄园“忽略”了这个地方呢?

探究这个原因,与其说是“忽略”,不如说是“力不能及”,在其中,地形交通是一大限制因素。

众所周知,牟氏庄园以栖霞县城(古镇都)为中心,臧家庄和(杨础)蛇窝泊为两翼,整体田产都在这条线上布局,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交通原因。牟氏家园以粮食经营为主业,每年收获的粮食要从佃户村收集上来,因此如果交通不便,则就会增加成本,得不偿失。当时从臧家庄到栖霞再到杨础,明清以来就有驿道,行走比较方便。

而当时从桃村到栖霞县城,路途就比较偏远。很多老司机对当年的十八盘公路记忆犹新,要知道,这条蜿蜒曲折的公路,修建于年代,在此之前,桃村到栖霞更不方便,要翻过大大小小的山头,人可以步行,粮车就很难通过。

有鉴于此,牟氏庄园的田产在东南方向止于牙山脚下,即唐家泊镇相当于一个分界线,唐家泊境内还有不少牟氏庄园的田产,过了唐家泊就除了庄园的地盘。

(牟氏庄园谱系图)

牟氏庄园的这种田产分布,也给后世的栖霞两支不同的牟氏分布带来了影响。栖霞境内的牟氏分为同姓不同宗的两支,分别是名宦公牟氏(牟氏庄园)和铁口牟氏。相对而言,前者的人口规模更大一些,主要分布在栖霞县城、蛇窝泊等地;后者主要分布在桃村镇的铁口;两者的分界线也正好在唐家泊,唐家泊境内的牟氏,如东三叫村等,都属于名宦公牟氏的分支;而过了唐家泊,在桃村地界内,则大多是铁口牟氏。

费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aobobo.com/zdjt/243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