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校庆侧记百廿载悠长学府栉风沐雨双甲

发布时间:2018/5/28 23:59:57   点击数:

  10月2日,天津大学(北洋大学)举行了年华诞暨年华诞校庆纪念活动启动仪式。从年10月2日算起,时光已经轮转了个春秋,到年的10月2日,整整是两个甲子的轮回。这一日,梦想传递,历史与未来交融。

筑梦·圆梦北洋薪火相传

  年,北洋大学堂带着“兴学强国”的梦想在风雨飘摇的晚清诞生;走过了将近年的岁月,如今带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天津大学步履铿锵。

  天大人兴学强国的梦想,永远和“中国梦”息息相关。活动现场,天大师生、校友以梦想传递的方式来启动年华诞校庆纪念活动,祝福母校“梦成真”。

  “整场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圆梦新校区、启航新甲子’是整个活动筹备组的集体智慧!”校团委书记吕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设计“梦想传递”这个环节的时候,筹备组的同事们想过很多种方法,包括师生骑行、接力跑、国旗护卫队传递等,但最终选择了12位代表学校发展不同方面和不同历史时代的“梦想大使”进行传递,使得梦想传递的过程更生动、更有历史感,也更有内涵。

  活动中,卫津路老校区“筑梦台”和北洋园新校区“圆梦台”的设计更是有许多精妙之处。“用来盛放梦想的‘梦想锦囊’是一个‘子母台’。下面一个箱子,上面是两个完美拼接在一起的‘锦囊’。‘锦囊’是开放式的,师生将写好的梦想投入锦囊,一部分‘梦想’直接进入箱子,另一部分‘梦想’则被保存在‘锦囊’中,传递到新校区。”吕静介绍说,事实上梦想传递的整个流程包括道具,直到活动正式开始的前一天还在作调整,力求更完美。

  为使活动能给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吕静觉得“发动和依靠群众”最重要,“包括各学院节目的创意设计、效果提升、道具的制作,都是许多师生的集体智慧。”除此之外,吕静谈到更加让人感动的是全校师生对于梦想传递活动的热情和大家不怕辛苦为梦想传递活动付出的努力。“活动的前一天还在下雨。为了照看现场的音响和筑梦舞台的布景,学生们连续两天在九楼的梦想舞台前扎帐篷驻守。半夜雨停了,学生们凌晨起来重新整理现场。有的学院为了节目呈现出最佳效果,除了集中排演外,又暗自下功夫夜里到筑梦舞台‘偷着练’。”“无论活动涉及到哪个部门、涉及到谁,大家都是二话不说尽最大努力去做好,这也从一个很小的侧面反映出咱天大人的爱校情怀。”

  此外,吕静还“骄傲”地透露给记者一个“秘密”:整场活动之所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大一部分的功劳要归功于王同校友的无私付出。正是他在自己正常的工作之外,加班加点赶制出了“具有央视水准”的活动配乐,使得整个梦想传递活动始终激荡着振奋人心的音乐。

  而谈到天大师生的“中国梦”,校党委书记刘建平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十八大提出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天津大学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我们的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出更多优秀的科研成果。新校区建成,将为我们的学生培养、科学研究、提供很好的环境、氛围。同时,我们要整合我们相关学科、争取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传递·启航“梦想大使”圆梦未来

  年,是一段筚路蓝缕的艰难跋涉;是一部奋勇向前的辉煌诗篇;是一幅画卷闪耀着彪炳史册;更是一段里程标志着继往开来。

  年凝结着所有北洋人、天大人的心血与梦想。在校庆纪念活动启动仪式上,12位师生校友们担任了“梦想大使“:85岁的老北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学院周恒教授;级水利工程系河川及水电站水工建筑专业校友、原三峡集团副总经理袁国林;级动力系工业企业自动化与电气化专业校友,原天津市人大副主任、副市长王德惠;级土木工程系地下建筑专业校友、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张洪波;留学生代表,来自乍得的伊得里斯;自动化学院博士生代表雷云凯;经管学部级硕士生,创业好典型李伯阳;自动化学院级本科生、毕业后将去往新疆布尔津支教的王玥;化工学院级本科生、美丽的校礼仪队成员张春泉;材料学院级本科生,身姿矫健、英姿飒爽的国防生张雨婷;环境学院级新生、在校女生中年龄最小的彭缘;15岁的材料学院级新生、在校生中年龄最小的尚龙……从青春年少到事业有成,再到老骥伏枥,他们代表不同时代的北洋人、天大人,更承载着天津大学的历史与未来。

  ”梦想大使”们肩负着传递梦想、“护送”梦想的重任。在轰鸣的礼炮声中,第1位“梦想大使”周恒院士取出梦想锦囊,传递给第2位梦想大使,依次进行这场天津大学“新老相呈”的梦想接力。最后,“梦想锦囊”传递到了最年轻的尚龙手中,他和彭缘一起,护送满载全校师生祝福与期盼的“锦囊”至北洋园新校区,并把筑梦台与圆梦台的“梦想锦囊”合二为一,把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圆梦新校区”。

  周恒回忆起在北洋大学求学的岁月,颇为自豪地说:“当时我们上学的时候,北洋大学有10个工科科目,就全国来讲,没有一所大学的工学院能有这么多的科目,其他学校最多也就5、6个”。袁国林表示:“我们要继承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母校的梦想就是所有天大人的梦想!”

风采·展示用艺术呈现学院实力与特色

  在学院展示环节,天大师生齐上阵同台表演。展示台上下,自动化学院机器人跳舞、航模飞天;教育学院汉服表演,院长书记亲自上阵;精仪学院精巧的机器小车夺人眼球;机械学院的“海陆空”全方位展示让人叹服;材料学院用各种材料制成的服饰展现“天生我材必有用”;建筑学院现场搭建北洋大学堂模型;化工学院用试剂在纸上喷出文字;建工学院的大坝模型、船模……亮点频现,激动人心。

  经过了近年的发展,天津大学早已是一个中华各族儿女、中外各国学生共同的家园。院系展示环节中,建筑学院意大利教授和他的混血女儿父女搭档;国教学院各国留学生载歌载舞送上多彩祝福。现场,多个学院展示了民族服饰和舞蹈,特别是新疆舞元素,各民族文化在天大交融……

  站在历史跨越线上,各学院展示的不仅是成果,还有爱的传承。信息学院95岁的杨恩泽教授和5岁男孩刘云帆“新老相呈”,预示着新生力量追随历史足迹攀登,不同时代力量的承接,老中青三代“天大人”传递的不仅是梦想也是一份爱与责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学院教授彭一刚和年轻教师一起将“梦想”投入“梦想锦囊”。活动后,彭一刚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作为天大人的骄傲,“我们的学校不仅历史最悠久,而且在教学科研上面都是全国一流的,名副其实不愧于百年老校。”

  展示之外,各学院的师生还为母校生日送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机械学院学子纯手工制作铜质“博宙”,整幅作品由建校早期的西沽校区、津南新校区及一首诗组成,祝母校生日快乐,愿母校永驻辉煌。

继承·开创 天大人的使命和追求

  “我们以纪念天津大学双甲子校庆倒计时一年的名义聚集在一起。作为一名天津大学曾经的学生和如今的教师,我内心充满了感动和感恩。”学校青年教师联谊会会长、精仪学院教授明东的一席话道出了青年教师和学子们的心声。明东和建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天才知道”全国总冠军邓楚涵分别作为教师和学生代表发言。

  “在我看来,开创这个关键词应该是沁入到天大人骨血里的字符。《诗经》有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无数前驱造就了母校英华卓荦的荣光,我们这些晚辈后生自当努力追踪,续写它更为辉煌的明天。”青年教师明东深刻理解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当代中国和世界,需要新的思想,新的科学、新的技术,需要在独立和自由的思考中延续传统,开创未来,这是年轻一辈天大人的梦想、责任和承诺。”“莫谓光阴易老,开创只在今朝,诸君加油!”他以此语与教师们共勉。

  而1年前才踏入北洋校园的“新天大人”邓楚涵难掩激动的心情。“在这里,我接受了‘实事求是’的洗礼,让自己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更不忘脚踏实地,同时心中开启了一个梦想:求实拼搏,为国为家”。“我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使命:作为天大人,应该严谨求实地奋力拼搏,时刻不忘为国为家的责任,挑起天大的担当。”

  作为建工学院的研究生,他这样理解身边的“天大人”:“他们曾经在这一方土地上实事求是地充实自己,离开校园后当仁不让地挑起建设祖国的重担,在他们的努力下,华夏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地起高楼,天堑变通途,他们或许不是最受瞩目的群体,但一定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发挥出天大的作用。而今,中国人的脚步走得越来越远,这批天大人也随着中国的脚步,把桥梁、铁路架立在千里之外的国家……”

如今,天大“双甲子”的接力棒传到了邓楚涵他们的手中,“我们可以光荣地跟随母校奔赴新校区,在那里开始一段全新的征程,担起母校在新时期的新使命,和天大在新的校区、在新的甲子再续天大的辉煌!”

(作者刘晓艳靳莹)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专科专家
面部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aobobo.com/zdmj/1501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