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研究速递中国对非债务减免的新特点

发布时间:2021/3/21 10:48:37   点击数:

编者按

上周,本平台“研究速递”栏目介绍了中非债务系列文章《勇敢新世界:中非关系中的债务、工业化和安全》。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之一,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对外债务安排的关切日益增加。尽管《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一再将中国的形象刻画为“掠夺性的债权国”,但大部分非洲政府、媒体和学界却认为中国是一个“慷慨的借款人”——中国针对非洲债务出台了延长债务期限、债务取消等多项措施。作为新兴债权国,中国与巴黎俱乐部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比,在对非债务减免方面有何特点?中国对非借贷模式能否使非洲国家避免陷入“越借越穷”的债务陷阱之中?本篇研究速递将介绍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中非研究倡议(SAIS-CARI)的博黛蓉(DeborahBrautigam)等学者发表的工作论文《中国对非债务减免的新特点》(DebtRelief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以期对上述问题提供初步回答。

凯文·阿克(KevinAcker):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中非研究倡议市场调研经理;

博黛蓉(DeborahBrautigam):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中非研究倡议主任;

黄宇凡(音译,YufanHuang):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中非研究倡议研究助理

Acker,Kevin,DeborahBrautigam,andYufanHuang..DebtRelief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WorkingPaperNo./39.ChinaAfricaResearchInitiative,SchoolofAdvancedInternationalStudies,JohnsHopkinsUniversity,Washington,DC.

内容提要

该文主要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中非研究倡议(SAIS-CARI)收集的中国对非贷款数据为依据,结合案例研究,考察了中国对非洲的债务减免方案。

该文研究发现:

1、在年至年间,中国在非洲取消的债务数额至少为34亿美元,债务重组或再融资达到亿美元。与巴黎俱乐部不同的是,中国的债务减免一般是逐笔进行,而非基于该国的全部债务组合进行,这体现出中国更强调债务国的发展可持续性的特点。

2、中国对非借贷是在三十多家中国银行和企业与非洲债务人分别协商、量身定制的基础上达成的。中国对非债务减免的总体趋势是通过降低利率、延长宽限期和偿付期来减少净现值(NetPresentValue)。

3、中国作为债权国并没有展现出“资产扣押”的特点,且不会利用国际仲裁从陷入债务困境的国家获取利益。

全文约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

文末提供中国对非债务数据来源

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原文链接

一、中国债务减免的基本背景

债务减免(debtrelief)主要包括债务取消(debtcancellation)、债务重组(debtrestructuring)、债务重置(debtreprofiling)、再融资(refinancing)这几种形式。债务取消是指取消部分或全部债务,债务重组是指对已偿还或部分偿还的贷款的相关条款(如利率、宽限期)进行协商,债务重置则特指对某一贷款延长宽限期而不降低其本金,再融资包括发放新贷款以偿还旧贷款等。中国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及其国有企业提供海外贷款的方式包括由中央政府提供的无息或优惠外国援助贷款,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和其他商业贷款。尽管提到了中国与印尼等其他国家的债务情况,该文的重点在于中非债务关系。

在不同时期,中国对非洲债务减免的举措存在差异。在-年间,中国对非债务减免以免息贷款为主,多次在非洲各国陷入债务和经济危机时延长还款期限。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通过谈判方式与非洲企业达成债务股权互换协议。年至年,中国主要通过债务重组实现债务减免。在年前,债务重新安排通常涉及较为小额的债务,平均每宗为万美元。而在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后,非洲国家对债务重新安排的需求大大上升,与此同时,许多中国贷款的宽限期开始收缩(图1)。

图1-年中国对非贷款金额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单位:十亿美元)

二、案例研究:年后的中国对非债务减免

针对年后中国对非债务减免情况,文章考察了八个具体案例,涉及津巴布韦、尼日尔、乍得、安哥拉、刚果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喀麦隆和莫桑比克这九个非洲国家。

从大多数案例来看,中国对非债务减免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当非洲国家欠款时,中国催付贷款的主要手段是暂停支付目前正在实施中的项目款项,并且不予批准新的贷款。比如,中国进出口银行于年对津巴布韦ZISCO钢铁公司发行的非洲首个价值万美元的商业买方信贷在ZISCO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下三度延期。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拒绝再为万吉火力发电计划申请优惠贷款提供新的担保,直到ZISCO公司偿清债务为止。

第二,通常情况下,债务减免是逐笔而非基于该国的全部债务组合进行的,且大多数发生在处于严重债务危机中的国家,但也有少部分经济状况良好的国家可以申请债务减免,比如案例中的尼日尔、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与尼日尔成立了炼油合资企业SORAZ,并从中国进出口银行借款8.8亿美元,这一贷款随着即将到期而被重新安排,还款期从年延长至年。亚的斯-吉布提铁路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建设的第一条全产业链“走出去”的铁路。由于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政府均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无法及时偿还商业贷款,中国进出口银行同样将铁路贷款的还款期限延长了10至30年。

第三,对少数国家,债务减免还会发生在一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要求借款国与中国进行双边协商。比如,刚果共和国与中国签署了价值超过50亿美元的贷款。受至年间国际石油价格暴跌的影响,刚果共和国经济一度崩溃,最终在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与中国机械工程公司(CMEC)为代表的贷方谈判后,刚果共和国与中方签署了债务重组协议,各项贷款均延期三年,并且将利率降至1.5%-2%。

第四,中国国内有多个贷方,没有一刀切的债务减免方案。以中国进出口银行为代表的贷款方通常先延长还款期限,在少数情况下进一步削减利率;只有在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于年向安哥拉提供的亿美元贷款这一案例中出现了再融资的手段。

第五,在债务重组方面,中国提供的贷款并不总以出口商品为担保,代管账户/第三方托管(escrowaccount)往往是债务重组的对象。安哥拉和刚果共和国的借贷都呈现出这一特点。另外,从非洲国家与中国以外的私人债权人达成的债务重组协议来看,中国政府的债务不一定具有优先级。这样的案例包括莫桑比克和刚果共和国。

第六,在债务危机到来时,中方的投资银行不会伺机进行“资产没收”,而是尝试开发为各国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以解决债务可持续性问题,典型例子为刚果共和国的国营一号公路项目。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公司注重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投资的模式(PPP),支持多国政府将亏损的国有企业私有化。这一做法也接近“华盛顿共识”。

三、中国对非债务取消

文章从实证数据出发,梳理了中国对非债务取消的总体特点。

第一,无息贷款在年至年中国对非贷款中只占了不到百分之五的份额,这一份额总体呈下降趋势。

第二,在债务取消上,尽管中国政府不对外公布债务取消的完整官方数据,但年和年的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显示,中国在年至年间共为非洲取消30亿美元的债务。而中非研究所估计这一数额至少达到34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的债务取消发生在至年间,和年为两个高峰,其对象主要是清算至年代积累的旧债务(图2)。

图2-年中国对非债务取消金额

(单位:百万美元)

第三,在债务免除上,在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下跌时,中国再次承诺取消非洲多国逾期未还的无息贷款。从中方做出的债务免除的多次承诺来看,中国强调债务免除通过双边协商而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巴黎俱乐部解决,此外还有一系列条件和流程。中国债务免除的对象国也非常广泛,既包括重债穷国(HIPC),也有某些内陆和岛屿发展中国家以及厄立特里亚、索马里、苏丹、津巴布韦等负债程度较高但未能满足重债穷国计划标准的国家。其中,赞比亚、喀麦隆、加纳、苏丹、埃塞俄比亚、马里和莫桑比克的债务减免额最多(图3)。

图3中国对非债务取消情况

(单位:百万美元)

最后,作者对巴黎俱乐部和中国的债务减免情况进行了对比。巴黎俱乐部直到年起才开始同意按照净现值计算免除多达三分之一的穷国双边债务,彼时各会员国的人均GDP为美元,而截至年,中国人均GDP仅为其中的四分之一,为美元。尽管如此,中国从年起就开始定期宣布取消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的累计小额无息信贷欠款,并于年在G20中倡导债务延期偿还权。

四、编者小结

随着中国海外投资的增多和国际社会对中非债务关系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aobobo.com/zdmj/2051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