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乍得 >> 乍得美景 >> 洛阳市对外开放工作荣获全省先进
近日,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表彰年度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豫开放〔〕2号),洛阳市被评为年度对外开放工作先进省辖市;洛阳市孟津县被评为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市、区);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被评为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开发区,我市对外开放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年,洛阳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紧紧围绕“9+2”工作布局和加快建设副中心、打造全省增长极等工作部署,实施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完善机制、创新方式,以高水平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加快推进现代开放体系建设年,相继编制完成自贸区、综保区、航空口岸、铁路口岸、跨境电商、服务外包、会展经济等7部规划方案,规划引领平台建设,为高水平开放提升承载力。洛阳自贸片区紧紧围绕“打造双向开放先行区”的目标,从“建平台、引企业、走出去”三个方面同步发力,试点任务全面落实,商事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全省首个交通银行离岸交易中心成功落地,省内首家线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成投用,洛阳—布哈拉农业综合示范区被评为首批省级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入驻市场主体1.16万家,其中高端制造业家、外资企业家、金融及类金融机构33家;成功引进格力电器产业园、银隆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并开工建设。跨境电商通关平台出口到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61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通关23万余单。全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完成37亿元,同比增长22%。口岸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开通洛阳到宁波港的铁海联运班列,中亚国际货运班列、洛阳到青岛的铁海联运班列适时运营;洛阳机场通航城市达到28个,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万人次,达到.5万人次。现有工程机械、复合材料、摩托车及零部件3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太阳能光伏、钢制办公家具4个省级出口基地,年基地进出口占全市的比重超过60%。
+洛阳打造铁海联运新通道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年,洛阳市持续实施“”产业精准招商,成功举办“新时代‘一带一路’城市产融合作论坛暨洛阳牡丹文化节投资贸易洽谈会”,相继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开展产业招商项目对接活动,全年共签约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个,投资总额.72亿元。其中,“”产业项目个,投资总额.62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80个,投资总额.45亿元。全市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完成.6亿元,增长6%,总量稳居全省第2位。全市实际吸收外资完成27.98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六分之一,增长3.7%。
+洛阳牡丹文化节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约仪式
对外贸易实现逆势增长年,美国利用不断加征关税等手段制造中美贸易摩擦,对洛阳市的铝加工、装备制造业、钢制办公家具和化工及工业原料等四大行业出口产品冲击很大。为迅速扭转不利局面,洛阳市积极组织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对10大贸易伙伴有6家实现增长,其中对欧盟、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分别增长40.3%、73.9%、22.8%、16.7%;进出口总量在亿元以上的25家企业中有19家实现增长,出口总量在亿元以上的23类(种)商品中有19类(种)实现增长。全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亿元,达到.68亿元、增长7.9%,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6个百分点。
+国机重工洛阳有限公司推土机出口中东国家
国际经济合作更加广泛年,全市对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完成3.45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15.4%;实现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营业额2.76亿美元。与“一带一路”62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59.2亿元,占全市总额的41.1%;对“一带一路”沿线1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59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58%,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更加紧密。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承建非洲乍得首都恩贾梅纳炼油厂
年,洛阳市紧紧围绕“9+2”工作布局和“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对标全省组织开展的开放平台优势提升、开放通道拓展升级、利用外资提质增效、对外贸易转型发展、对外投资合作规范发展、营商环境优化引领六大工程,结合洛阳市实际,以现代开放体系为核心,围绕加快开放平台建设、拓展开放通道、深化“精准招商”、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发展、拓展对外合作新空间、扩大对外合作、优化营商环境等七大板块工作,全力扩大开放,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中西部开放高地,在新一轮开放发展中让洛阳更加出彩。
来源:对外开放服务办公室
图片来源:洛阳日报社/市商务局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