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乍得 >> 乍得美景 >> 正观大字典非洲拉美疫情反弹,凸显全球
近期,英美等国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逐步解封,然而非洲仍有部分国家是一剂疫苗都没有的“疫苗荒漠”,暴露出贫富国家间的“疫苗鸿沟”。
更糟糕的是,近期非洲、拉丁美洲等地疫情开始反弹。
据路透社18日消息,拉丁美洲国家正面临自3月以来最严重的疫情,全球每例病例中就有43例在该地区。
过去一周,非洲大陆的新增确诊病例增加了近30%。世卫组织非洲区域主任马希迪索·莫埃蒂表示:“非洲第三波疫情正在全面暴发。”
中国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和慷慨的疫苗援助,以及一些国家五花八门的接种疫苗奖励措施,可能让我们误以为全球并不缺疫苗,但现实并非如此。
其实,在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新冠变异病毒肆虐,而疫苗却是奢侈品。
例如,非洲有13亿人口,占世界的18%,但仅接种了全球2%的疫苗。
据美联社5月19日的一篇报道,乍得、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厄立特里亚等非洲国家仍是一剂疫苗都没有的“疫苗荒漠”。
路透社实时统计显示非洲国家乍得接种一剂疫苗的人少于0.1%
孔子曾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但在疫苗问题上,“患寡,更患不均。”
首先,患寡。世卫组织表示,要达到全球免疫至少还需亿剂新冠疫苗。而七国集团,即全球最富的几个国家,最近承诺为全球提供的却只有10亿剂,还是在年年底前。
另外,更患不均。贫富国家之间的“疫苗鸿沟”十分显著。世卫组织称,中高收入国家接种了全球近85%的疫苗,高收入国家平均每人接种68剂,而非洲每人平均接种2剂。
3月16日中国援助的新冠疫苗运抵津巴布韦新华社资料图
疫情大流行已经证明,人类是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大流行的结束,取决于最短板。即便富裕国家实现了全民接种,而病毒却依然在贫穷国家传播,人类依然无法战胜疫情。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一些国家只有放弃“疫苗民族主义”,通过国际合作来优先为贫穷国家援助疫苗,才有可能弥合“疫苗鸿沟”。
编辑:杨萌统筹:王绍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