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乍得 >> 乍得政治 >> 我和我的海外故事那行将远去的记忆乍得
我和我的海外故事主题征文
优秀文章选登
曾经年少的我,不忘海外石油人的初心、牢记勘探工作者的使命,在乍得这块热土留下过汗水,为祖国的石油事业贡献过力量。前几天上网浏览时,我无意中翻到中石化新闻网的一则新闻——“乍得邦戈尔盆地花岗岩潜山裂缝油藏的发现技术报告,在年美国地质家协会年会(AAPG)篇论文中脱颖而出,获得唯一的朱勒布朗斯坦纪念奖。这是中国石油加入这个协会以来,首次获此殊荣”。
乍得潜山,曾经无比熟悉的文字,不知不觉中又使我想起那行将远去的记忆……
PhotobyJanKahánek
年1月,LaneaE-2井潜山段试油获畅喷日产油立方米,标志着邦戈尔盆地潜山勘探获得历史性的突破。随后BaobabC-1、BaobabE-2、RaphiaS-10、MimosaE-1、PhoenixS-3、Baobab1-8等井又相继在潜山段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进一步展示了潜山勘探的巨大潜力。邦戈尔盆地潜山勘探的突破,是中石油近些年海外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之一。
关于潜山油气藏,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油气聚集在潜伏于地层不整合面之下的各种在古地形突起圈闭中形成的油气藏”。对此我不陌生,自打从事勘探工作,就和包括潜山等各种类型的油气藏打交道,但没想到的是,来到CNODC后竟然和潜山有了不解之缘。
年我参加公司入职面试时,童晓光院士是面试负责人。童院士是辽河油田的开拓者之一,虽然我参加工作时童院士早已离开辽河油田,但是在工作中还时常会听到老师傅们谈起,各种技术资料和研究报告中也经常会看到童院士的名字。可是见面还是第一次,尤其还是在这种场合,心中不免有些紧张和不安。面试时,童院士听说我是从辽河油田来的,就问了我几个关于潜山勘探的问题,好在我曾经在辽河油田的3个凹陷都工作过,问的几个问题都答上来了。
年5月,我开始在海外研究中心乍得项目组从事乍得项目的勘探工作。项目组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是完成H区块Montage图,通过多张图组合、拼接到一起,成图后一直是H区块的主要图件之一,经常挂在显要的位置。此外,我还完成了许多地质方面的基础工作,包括邦戈尔等几个盆地的综合评价图、H区块初期多数井的地质设计以及钻后分析工作等。
古潜山油藏在裂谷盆地中最发育,有过辽河油田的勘探经历,第一次看到邦戈尔盆地Mimosa构造的地震剖面时,就觉得应该找机会探一下潜山。何况,年4月加拿大公司作业完钻的Mimosa-2井潜山段岩屑录井还见到了沥青显示。当然,花岗岩潜山储层发育差是其致命弱点,但作为一个勘探工作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尝试尝试也是最基本的想法。自此,我就开始留意与潜山有关的信息,希望有合适的时机探索一下。
年7月,我有幸陪同童院士到苏丹和乍得项目。短短几天的接触,童院士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平易近人,而且知识渊博。记得在法国机场候机期间,他谈起了在辽河油田的工作经历、CNODC创业初期的艰辛以及对一些地质问题的看法等等,使我受益匪浅。作为勘探工作者就要敢于思考,就像大家常说的“石油是在勘探家的脑子里”,只有这样才能有新认识和新发现。
年5月,我到乍得上游项目从事综合地质研究与井位部署工作,这使我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场,也可以收集到更多有关潜山方面的信息。比如,年12月,ProsopisC-1井潜山裂缝见到黑色沥青;年4月,CassiaW-1井潜山段出现泥浆漏失等等。基于对邦戈尔盆地的地质认识,在年12月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杂志上,我发表了《Bongor盆地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及分布规律初探》一文,并在文中提出了“除下白垩需进一步加强勘探外,还应该加强对前中生界基岩潜山的勘探”的观点。接着,年9月,在BaobabC-1井地质设计审查时,我对该井进行了加深设计,主探P组油藏的同时兼探潜山,设计井深米、揭露潜山米,而在此之前邦戈尔盆地很少有井揭露潜山超过30米。
BaobabC-1井,年10月4日开钻,揭露潜山后见到两处明显气测异常,先后发生5次泥浆漏失、共漏失泥浆0多桶,最后因漏失严重而提前完钻。该井钻后虽多次试图进行潜山段试油,但都因为井况复杂等原因而未实施。
BaobabC-1井是乍得潜山油气藏发现的一次机遇,虽因种种原因并未达到预期目的,但通过该井的钻探对潜山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此,年11月,在乍得首都恩贾梅那召开的“两院院士乍得访问及勘探咨询会”上,我在汇报中提出“基岩具有一定勘探潜力”的观点,并认为Baobab地区“有望形成以BaobabC-1井为中心的潜山、构造、岩性复式油气聚集区”,上述认识随着后期潜山勘探的突破得到了证实。
年8月,随着Lanea地区三维地震采集和LaneaE-2井的部署,邦戈尔盆地潜山勘探出现了新的契机。LaneaE-2井部署前,该区已完钻3口探井、评价井,但均以P组为主要目的层,其中揭露潜山最多的1口井也只有19米。
LaneaE-2井部署之初也是以P组为目的层,初始设计井深米。在该井地质设计审查时,我拿出了调整井深(设计井深调整为米、揭露潜山米)、兼探潜山的审查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地质设计。
LaneaE-2井,年12月3日开钻,于井深米揭露潜山后油气显示活跃,并经过多次加深于米完钻。该井潜山段解释油层80.6米,裸眼试油16毫米油嘴日产油立方米、畅喷日产油立方米;年1月11日,久违的BaobabC-1井也进行了潜山段试油,获得了16毫米油嘴日产油.3立方米、畅喷日产油.5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
潜山勘探的历史性突破,大大开拓了邦戈尔盆地的勘探领域,进一步夯实了万吨产能建设的物质基础,为中石油的海外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间过得飞快,自年起,前后我从事了十年乍得项目的勘探工作,而今离开乍得项目已五年多了。聊以自慰的是,曾经年少的我,不忘海外石油人的初心、牢记勘探工作者的使命,在乍得这块热土留下过汗水,为祖国的石油事业贡献过力量。
乍得项目的勘探历程,值得我回忆,那行将远去的岁月,值得我珍惜!
中油国际(阿尔及利亚)公司宋红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