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选考专题高三地理主观题分类精练四

发布时间:2020/9/14 19:04:31   点击数: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形成于公元8世纪到16世纪的“食盐之路”,促进了撒哈拉沙漠的食盐贸易,是撒哈啦沙漠以南地区食盐的重要来源。图1为“食盐之路”中线商道,这里的盐主要来自比尔马等地。比尔马是撒哈拉中心最大的绿洲,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当地盐农先在靠近地面的含水层挖出洼地,洼地表面很快出现结晶、形成白色薄膜。盐农收集白色薄膜并用模具将盐制成饼状或锥状,便于贸易。

材料二:水源是影响“食盐之路”选线最重要的因素。“食盐之路”只有一个湖泊有饮用水——广阔而浅的乍得湖。乍得湖水体面积季节变化明显。乍得湖水源源不断地以地下径流的形式向东北方向地势较低的博得莱洼地渗透。图2为乍得湖水系图。

(1)分析比尔马盛产食盐的自然条件。

(2)图中食盐之路南北两端的自然带分别是、,导致沿线自然带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3)说出正常年份乍得湖面积的季节变化规律,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其原因。

(4)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乍得湖为淡水湖的主要原因。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利比里亚及附近地区略图,图2是图1中蒙罗维亚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利比里亚年人均GDP约为美元(世界人均GDP约1.13万美元),建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橡胶园,橡胶树主要分布在其西侧沿海地区。

(1)分析蒙罗维亚夏半年降水丰富的原因。

(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橡胶生产靠近西海岸的原因。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km,流域面积万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

水文站

马西纳

迪雷

尼亚美

洛科贾

奥尼查

年径流量(km3)

41

30

27

73

年输沙量(万吨)

(1)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请分析原因。

(2)说明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概述尼日尔河迪雷-洛科贾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

(4)简析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是肯尼亚的支柱产业之一。该国生产的咖啡品质优良,大多生长在海拔~0米的地方,是世界咖啡主要出口国。

材料二 下图中,左图为肯尼亚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右图为内罗毕的气候资料图。

(1)简述肯尼亚地形的主要特征。

(2)简析内罗毕一年内两个雨季的形成原因。

(3)简析肯尼亚咖啡品质优良的自然条件。

(4)年10月16日,历时三年的内(内罗毕)马(马拉巴)铁路一期工程正式建成通车。简述该铁路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自然条件。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桑尼亚的奔巴岛以丁香种植著称,被称为“丁香岛”,丁香最适生长温度为23-24℃,幼树经6~7年生长后可采摘丁香花。成龄树喜光,充足的光照是产花和高产的重要保障,但易受虫害影响。丁香是广受欢迎的香料作物,丁香花经手工采摘、晾晒、分选后出售至国外用做医药、化妆品等原料。19世纪初,奔巴岛引种丁香,为扩大种植规模,当地政府规定每种一株椰子树必须种植三株丁香树。奔巴岛出产的丁香花蕾大而完整,品质绝佳,每年9月的采摘季街道上弥漫着迷人的丁香气息。到19世纪中叶,奔巴岛的丁香产量占全球丁香供应量的70%.是坦桑尼亚农业领域的重要创汇来源。丁香树体高大,一般可达10米以上,奔巴岛农民需爬树采摘,摔伤事件频发。20世纪7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等丁香种植规模日益扩大,奔巴岛丁香产量持续下降,目前产量仅为全球供应董7%.图为奔巴岛位置及气候统计图.

(1)分析奔巴岛发展丁香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每年9月成为奔巴岛丁香采摘盛季的主要原因。

(3)分析限制奔巴岛丁香产业发展的条件。

(4)请为奔巴岛丁香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西北部,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密度南北部差异大。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是该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出口占国家出口总额的97%以上,其中90%以上要出口西欧,近年来其原油出口量呈下降趋势。阿尔及利亚农业发展缓慢,粮食与日用品主要依赖进口。下图为阿尔及利亚等高线示意图。

(1)据图判断阿尔及利亚南北部人口密度差异,并说明理由。

(2)简述阿尔及利亚发展石油与天然气工业的自身优势。

(3)推测近年来阿尔及利亚原油出口量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4)结合图文材料说明阿尔及利亚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7.根据下列材料,回答(1)~(4)题。。

材料一:几内亚地理位置图和科纳克里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年埃博拉病毒在科纳克里爆发,该市面积平方千米,人口约万。城中有大量贫民区,区内房屋、道路杂乱无章,没有门牌号码。

材料三:几内亚铝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以出口铝土矿石为主。约2.5吨铝土矿生产1吨氧化铝,再通过电解法冶炼金属铝。年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和几内亚政府签署了集矿山开采、氧化铝厂、内陆运输等设施的炼铝工业合作项目。

(1)科纳克里的气温特点是。

(2)分析科纳克里难以控制埃博拉病毒传播的主要原因。

(3)将几内亚铝土矿运输到中国,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并说明理由。

(4)从自然环境角度,评价几内亚发展炼铝工业的区位条件。分析几内亚发展炼铝工业对本国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年,拥有万人口的M国成为西非棉花产量最大的国家。但其本国仅能加工棉花产量的2%,民众生活所需大部分布料依赖进口。有关部门强烈呼吁M国政府推动棉花加工,从而寻求棉花产业的增值。图1是世界某区域简图。

材料二:年底,连接B、D两城的西非铁路全程贯通,从此M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始有少量出口。但由于区域内政局动荡,铁路经营惨淡。年底,中国与当地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复建改造该铁路,并在年动工,计划4年内完成。

材料三: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图2是A、C两地6月份风频玫瑰图。

材料四:M国境内的N湿地是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季节性湿地,这片巨大的绿洲是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定期洪水不仅支撑了生态系统的健康,也保证了丰水期大型轮船的通航。

(1)简析M国首都B城发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

(2)简述改造西非铁路将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意义。

(3)从盛行风角度,分析6月份A、C两地气象灾害的差异。

(4)从水位季节变化角度,简析图示位置修建水坝将对其下游产生的可能影响。

9.读北非某国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1)该国地势总体特征是______。A、B两地相比,地势变化较大的是______地,判断依据是______。

(2)该国油田主要分布在东部,若C、D两城市都具有停靠巨型油轮的港口条件,则甲、乙两条石油运输管道设计线路中,理想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3)图中河流丙的主要补给方式是______,其径流量的季节分配特点是______。

(4)据图概括该国的城市空间分布特征,并从气候方面分析其原因。城市空间分布特征:______原因:______

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尔及利亚物资匮乏,经济高度依赖石油等资源的出口。北方铁路是阿尔及利亚的交通大动脉,建于19世纪末,年代久远且绕山而行最快时速只有80公里。为了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阿尔及利亚决定将北方干线铁路改造为一条高运量的钢铁大动脉,改造后该铁路时速将达到公里。甘塔斯隧道是北方铁路线上的重要控制性工程,这条由法国公司设计监理、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建设的隧道历时7年建成,于年10月30日贯通。甘塔斯隧道的顺利贯通是中国铁路建设者在海外创造的一个神话,建设者们克服了大量被法国地质专家称为“工程师的灾难”的难题。

(1)分析甘塔斯隧道建设缓慢的原因。

(2)说明甘塔斯隧道贯通后北方铁路西段时速大幅提升的原因。

(3)分析参与建设甘塔斯隧道对我国铁路工程建设领域的意义。

资料主要来源:年浙江、山东等新高考地区模考卷及年全国各高考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可见:

小红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aobobo.com/zdzz/1918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