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乍得 >> 乍得政治 >> 辽河人在乍得面向祖国的方向,干杯
10月14日一早,乍得天气不错,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乍得项目副经理丁楠和钟鸣开启了一天忙碌的工作,现在他们一个人要干好几个人的活。
9月30日,送走了小蒋等四位同事登上了“十一”之前最后一个回国的航班,丁楠和钟鸣望着天空中渐远的机翼,目标东经度,北纬40度,那是祖国的方向,是辽河的方向。
“9个多月的时间,大家终于陆陆续续都回去了啊!”丁楠颇有些感慨。如今在乍得首都恩贾梅纳驻地只剩丁楠和钟鸣,而牛元镇更是一人坚守在现场驻地。他们要等待公司“援兵”的到来,完成工作交接才能开始考虑回国事宜。
01去与留从8月开始,乍得陆续恢复了商业航班的运行。丁楠就第一时间开始组织协调办理人员回国手续。
老王有高血压基础病,他必须得先回去;电工老陈的妻子疫情期间突然出现了半身不遂,生活难以自理的情况,他也需要先走;机组安全员的孩子是疫情期间出生的,他一直很遗憾错过了这件人生大事,他也得先回去。丁楠综合考虑着每个人情况。
“谁要说不想回去是假的,整整9个多月的封闭生活,疫情的风险、当地环境的动荡、人员管理和安保的压力、生活的单调、内心无法克制的孤独感……大家虽然嘴上都在互相打气、开玩笑,眼神里却都是无尽的落寞,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丁楠在电话里直言不讳地说。
“但是当真正有机会可以回去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跟我提出要第一个走,‘听组织安排’——这是他们所有人跟我说的话。”丁楠有些激动。
9个月的相依为命,这支因疫情临时组建的“突击队”建立了特殊的深厚友谊,每个人都是彼此的依靠。
02坚守打样儿作为辽河油田首个海外EPCC总承包工程,乍得项目的建设意义不仅仅是插上一面辽河大旗,更是要建出“辽河建设”的名声。
而工程公司在这个“打样儿”的项目中,表现也可圈可点:比预计投产时间提前5天达到条件顺利投产,实现实际增产原油吨;建设期间全体中方员工疟疾染发病率为零,刷新了当地中资企业的最好记录;今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背景下,乍得项目实现了新冠疫情零感染、安全零事故,累计安全人工时达小时,车辆安全行驶里程达公里。
坚守的意义是为了更长远的海外市场。当前,乍得项目维保期早已超时,但项目现场人员仍在兢兢业业地协助业主完成DCS系统工作站故障、生产分离器液位计故障以及外输泵震动等各项维修工作。在这期间,他们也从技术、商务等方面,积极主动与西非公司进行交流,协助做好未来其他一些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从承包方角度给出合理化建议,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辽河人始终相信,真诚、细致、用心和自身实力的加持,是未来开拓市场的不二法宝。
03家国情怀今年“十一”恰逢中秋佳节,丁楠和牛元镇这天各自早早起床,分别把首都和现场驻地大家的宿舍和办公区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喷洒消毒液,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所有的防蚊门窗。
白天的工作依旧忙碌,丁楠要将项目人员及运行情况每日向属地西非公司做汇报,还要与大使馆经商处保持密切联系,获取乍得疫情、社会安全各种信息以便识别项目面临的各种风险;牛元镇在填报10多个有关乍得疫情防控统计表的同时,还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aobobo.com/zdzz/19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