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张景辉医者仁心大爱如磐

发布时间:2021/8/24 11:45:20   点击数:
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news/a_6205102.html
医院订阅哦~

引言

一旦拿起手术刀伫立于手术台前,他便屏气凝神为患者解除痛苦,任凭汗水沿着帽子渗出,一次又一次用精湛的医术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他就是九三学社上饶市委副主委、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技系主任、“感动新疆十大人物”、“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张景辉。而荣誉等身的他,只是低调地说,我只是做了一名普通外科医生该做的事。但三次援疆、一次援非的他,身体力行向我们展示了新时代负责任、有担当、无私奉献的中国医生形象。作为一名九三人,他把“九三精神”落到实处,唱响了新时代“悬壶济世”的赞歌。

三次援疆初心不改

自从年张景辉加入九三学社后,他就下定决心要加倍努力学习,发奋图强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年7月,他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光荣成为援疆医疗队伍中的一员,从此和克孜勒苏柯医院(医院)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景辉仍记得第医院的情景,医院铁门锈迹斑斑,地面坑洼不平,门诊楼陈旧不堪,白色的墙体早已发黄,医院久远的往事,再加上医疗设备简陋,看病的人寥如晨星。那时的他不尽鼻头一酸,暗暗许诺要为当地人民尽力尽职尽责。由于很多来就医的都是少数民族群众,语言不通成为横亘在张景辉面前的头道难题,除此之外,干燥的气候也给张景辉造成不少困扰,他喉咙发干,鼻子开始出血。“以后工作怎么干?”张景辉在心里问自己,“坚持干!”他用卫生纸堵着鼻血,一字一句向身边的同事、老乡积极请教学习维吾尔语,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他基本能和患者进行简单的对话。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他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特长,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微创外科”理念,成功完成“肝破裂修补术”“脾肾破裂联合切除术”“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等高难度手术,挽救了不少重症患者。他还提出“多学科协作救治危重患者”理念,并将其整理为课题,获得了自治区级培训班课件的审批,医院当年唯一被通过的国家级课件。随后,在该理念的指导下,医院为中心,覆盖整个克州地区三县一市,建立了远程会诊中心。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参与到创“医院”活动中,与医院同事一起“白加黑、五加二”地工作,按要求逐条整改,精准实施。最终顺利地通过了“医院”评审,填补了南疆克州没有医院的空白,有力地保障了全州50多万农牧民的生命健康,医院迎接“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和“职业病诊断资质”的评审做好了相关基础工作。为了这些工作,张景辉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加班更是常有的事情。但他却乐在其中,“做医生就要像白求恩那样,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患者极端热忱。”张景辉经常把感动中国人物,援疆医生吴登云的这句话挂在嘴边,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用心为患者服务,医院贡献。

5年3次援疆的张景辉除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还为当地老百姓不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乌恰县地震,他捐款出力;患者家庭困难,他倾囊相助;农村医疗薄弱,他无私为患者义诊……种种事例不胜枚举。他以博爱胸襟守护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被当地人连连称赞。年11月16日,张景辉被评为“感动新疆”十大人物。他的颁奖词是这么说的:“年7月,他从江西上饶一路向西,跨越公里,来到克孜勒苏柯医院。历经6个春夏秋冬,他用一把手术刀,镌刻新赣两地的优异,他是仁医,更是良师。”

万里援非大爱无疆

张景辉圆满完成援疆任务,光荣回归家乡。他的事迹感动了一大批人,新闻媒体也争先采访他。年4月,中央电视台人物专栏摄制组专门把他的事迹制成纪录片,在国家援疆二十周年会议上播放。面对这么多荣耀,张景辉并没有骄傲自满,在他看来,他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他还想着要寻求更多机会回馈国家。这时,援非的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

张景辉又要去援非啦!他身边的朋友都对这个消息感到吃惊。但对于有过三次援疆经历的张景辉,此次援非之行并不意外,早在年,援非的想法就在他心里扎了根。“我九三年进单位工作的时候,就听同事们提起过有个老专家援非任满回国,当时内心十分崇拜他,援非对我而言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张景辉说道,“因此,我会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aobobo.com/zdzz/2273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