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乍得 >> 乍得发展 >> G20杭州惊艳世界,一不小心成了南外99
昨晚
西湖之上月光之下
如梦如幻的山水倒影中
G20峰会文艺演出
“最忆是杭州”
震撼盛放
有一个小小的段子在南外人中传着
据说,这次G20峰会
南外人出来忙了
快成为南外99届同学聚会了
哦?
真相是:
主席翻译:孙宁
央视记者:程怡
法语翻译:徐珏
欧盟联络员:秦宁
目前“南京教育头条”能找到的是这四位,都是南外99届毕业生
在南外内部人士的帮助下,细述G20上的南外人↓
孙宁主席翻译
南外99届毕业生
1孙宁年生于南京。年考取南京外国语学校,其间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中澳国际英语能力竞赛高中组特等奖。年保送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口译专业,其间获第七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并出版译著三本。年8月入外交部翻译室,年9月公派赴英留学。曾先后担任两任外交部长李肇星、杨洁篪随身翻译,现为习近平、李克强的首席翻译。
年11月26日,孙宁低调回南外看望老师
时任孙宁班主任胡虹洋他那个时候还是我班班长呢,这个孩子很低调,是那种交代给他什么事情都特别放心的学生。
孙宁回忆中学时学习经验:
如果以为学英语有捷径,那就错了。有的办法虽然“笨”,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有效果。
一是听录音。初中时要求,每篇课文要听三十遍。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坚持下来,我反正照做了:每天晚上捧着随身听,听一遍在纸上划一道杠,直到划满六个“正”字,那么多小时听下来,对语感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录音质量一定要高,最好是英语是母语的人用正常速度录制的,那种哗众取宠的“洋话连篇”之类就像魔咒,听得越多坏处越大。
二是抄句型。我学3L时,老师上课要大家口头轮流造句,下课还要付诸笔头,造一页纸、大约十来句。我的句型就是这样学来的,一点秘诀都没有。当然,抄的时候不能“有手无心”,当时抄错是要重罚的。
三是默读。平时做题、温书总是喜欢读出声来。时间一长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语感比同龄人好了许多,应该得益于此。
“牛抗”(NewCon的昵称)课课都堪称经典,每册都有自己的风格,字里行间透着英国人与生俱来的幽默和高贵。这套教材影响之大,有很多趣闻可资佐证。随便拉一个外校毕业生,让他说出一到三册第一课的标题相信都不是难事。
这里要提到许多外国语学校的一个早已不是秘密的法宝:背课文。初中三年,从3L到NCE前两册一共课,我们背了整整三年。古代私塾先生要求童子诵读先贤哲言,否则就不能掌握祖宗文字;学外语其实也一样。如果说我现在有什么后悔的话,就是觉得当时背的东西不够多。(摘自:翻译教学与研究)
程怡央视记者
南外99届毕业生
2程怡年保送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任职过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肯尼亚、埃博拉疫情等都留下她的采访身影
在微博上,“南京教育头条”找到了程怡的妈妈,原来这几天她也在通过电视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aobobo.com/zdfz/19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