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乍得 >> 乍得简介 >> 通过跑步,他们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这几年,长跑成为了一种“新生活方式”的代表,跑步这项“生来就会”的事情变得流行又时髦。很多人从跑步中收获了身体的健康、形体的美感,还有意志的锻炼。跑步,正从本能,演变成一种文化。
9月8日,一场特殊的跑步将在北京居庸关长城启动。作为内地首场百公里公益徒步活动,北京“善行者”鼓励公众4人为一队,不断挑战身体极限,用脚步丈量百里路程。
作为北京善行者的爱心合作伙伴,中国石油派出30支队伍共计名员工参与挑战。在筹备挑战的2个月时间内,中石油员工和他们所在的单位、家庭一同为爱奔走,为“旭航”助学公益项目筹集资金,圆贫困高中学子的大学梦。我们也接触了很多中国石油的参赛员工,他们讲了关于跑步的故事,却又不止于跑步。
透过他们的讲述,我们看到了立体、丰富又温暖的一个群体。他们在石油战线各自的平凡岗位上做着不同的工作,或许不善表达,却用跑步的方式表达坚持,通过行动传递爱心。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个生动而坚韧的个体,也体会到了一个有温度、不一样的整体。
我们拣选了几个故事给你看,或许,在他们的身上,你也会找到自己的答案。
百里越野,四个女生也可以完成
西南油气田谢辉
38岁负责西南油气田公司劳保用品销售生产业务
谢辉所在的西南油气田队是中石油30支队伍中,唯一一支全部是女队员的队伍。如果只看她的外表,你可能完全猜不到她的年龄。谢辉作为队长,是队伍中运动经验最丰富的“大姐姐”。长期的运动经历让她神采奕奕,精力充沛。
采访谢辉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虽然她刚跑完一个越野赛,正在回程的车上,但谈起自己的运动公益经历,谢辉仍然说了很多。
“我从年5月开始坚持长跑锻炼,最开始三公里都跑得非常吃力。很多女生开始长跑第一动力就是减肥塑形,我也不例外,但是当你跑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发现跑步带给你的绝不仅仅是形体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性格的塑造和品质意志的磨砺。”目前,谢辉已经参加了10场全程马拉松,7场半程马拉松,4场越野赛,其中还包括3场五十公里越野赛。
然而,西南油气田的其他三朵“宝石花”都不像谢辉一样有丰富的“跑马”经历,其中一个姑娘甚至身体很瘦弱,几乎没有运动经验。善行者是一项团队运动,4人一组,其中有任何一个人掉队都不算完成比赛。谢辉希望团队能在8小时内到达终点。
谢辉说,根据自己跑马的经验,35公里左右会是人的瓶颈期,此次善行者的路线,32公里处赫然耸立着蟒山,还有爬升路段。她很担心队员会坚持不住,特意找了自己跑马时认识的“大神”,为其她三位队员定制训练计划,每天有针对性地进行力量和体力训练。夏天的重庆最高温度达到40度,在这样的天气里,4朵“宝石花”已经每日不间断地训练了两个月。
图为西南油气田四名女队员。
跑马的经历带给了谢辉与公益的第一次接触。“印象最深刻的是赫章天空跑山地越野赛,比赛途经很多小山村,村里的孩子们坐在屋门口看着我们从屋外跑过,孩子们衣着破旧,甚至有点脏,房子也是那种破破烂烂的土坯房或者石头房子,我把随身带的糖拿给他们,他们很开心,那次以后,每次出去参加越野赛,我都会买一些文具或者在朋友那里收集的二手书带着,比赛前送给附近村子的孩子。”
参加善行者是谢辉第一次“认真”做公益。谢辉说,之前某些些慈善机构伤害了公众的信任,这次当我把善行者筹款链接发到朋友圈时,有人甚至在下面回复我,“你确认这些钱都能到孩子们手中吗?”我很肯定地回复他:我确认。在最近一次的“旭航助学”奖学金发放仪式上,谢辉亲手把奖助学金发放到了孩子们的手中,圆了贫困高中生的大学梦。
图为谢辉参与“旭航”贵州奖学金发放仪式。
在谢辉看来,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是遵从内心的选择。剩下的,就把行动交给现在,把结果交给时间。
年龄最大的参赛选手
河南销售郭新平
52岁中国石油河南公司副总经理
郭新平是此次中石油善行者队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60后的他已经连续两届参与善行者活动。“这可能也是我最后一届善行者了,体力确实没有年轻人好,也应该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年轻人。”
郭新平每天步行十五公里上下班,已经坚持了五年。而他真正开始跑步,也是半年前才开始的。今年3月,他参加了郑开国际马拉松半马比赛,“是我的近十年来第一次长距离跑步,居然坚持了下来,而且成绩是2小时25分钟。这给了我信心。”
8月,郭新平作为善行者代表参加了中石油在河南新县举办的“续航助学”奖学金发放仪式。在学校里,面对刚毕业的贫困高中生,他不无动情地说——
“这个年龄的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学毕业走进大学的,那是一个比较贫困的年代。30年过去了,至今我不能忘记的是每个月我的辅导员老师把十二快五毛钱发到我手里,那是一个低物价的时代,这十二块五毛钱基本就是我当时半月的伙食费。一共四年,可以说,这笔助学金解决了我的温饱。
这后面是这个国家对每一个莘莘学子的关爱,靠着这份关爱,我们走向了社会。今天,我们成为能对社会有一点用,能对社会做出一点贡献的人,我想,如果没有社会的厚爱和支持,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于是我懂得了感恩,更重要的,是我由此知道了责任、关怀和爱。
大学毕业的时候,择业是一个痛苦的选择。当年,石油远没有今天这样金贵,石油行业也远没有今天这样吸引年轻人,那时候还有一个段子——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逃难的,仔细一看是搞石油勘探的。但是,我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石油工业,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石油行业。如今,中国石油一家公司,每年为这个国家贡献两亿吨原油。”
如果说,坚持锻炼带给郭新平全新的生活,那么善行者则带给他更具价值的意义。“感恩于心,责任于行,能身体力行做点回馈社会的事,也是我的初心”郭新平说。
乍得归来,为爱行走
管道局石鹏亮
36岁管道局乍得项目部项目副经理
石鹏亮8月初刚从乍得回国,参与善行者活动也是他回国后的行程之一。中石油海外项目大多条件艰苦,而位于非洲内陆的乍得则是最艰苦、风险最高的国家之一。乍得属于非洲最贫穷的国家之列,有“死亡之心”之称。交通闭塞、物资匮乏、自然环境恶劣、社会局势动荡。当地人大都以茅草屋棚为住所的部落群居方式生活。夏季气温高达53摄氏度以上,人均寿命不到50岁。
一个年轻员工在日记里曾这样写道:“要出发了,乍得,从未听说过这个国家。上网搜索,‘非洲死亡之心’的字眼蹦到眼前,不由得心里哆嗦。”从首都恩贾梅纳出发,沿一号公路行驶35公里,草木稀疏的旷野中突然出现一座炼油厂。每到夜晚,炼厂、油田璀璨的灯光让四周的旷野显得更加寂静与黑暗,它们像发光的城堡,吸引着大量的飞虫,雨季,要用手推车来清理虫尸。
在这样的环境中,石鹏亮已经工作了将近十年。跑步也是到乍得以后才开始的。石鹏亮说,因为当地经济落后,生活单调,也没有什么玩的地方,特别无聊,所以工作之余,和几个同事每天出去跑步,最开始只跑三四公里,慢慢跑了一个多月,就开始喜欢上跑步了。
然而,在乍得跑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石鹏亮说,3-5月份,工作现场能够达到45、6度的高温,只有在早上5点到7点左右才稍微凉快一些。在乍得时,石鹏亮每天5点半左右起床,6点开始跑步,跑一个多小时,7点多收拾吃早饭,然后开始工作。
乍得被中国石油评估为高风险国家,因此在油田外围雇有保安,石鹏亮的跑步就是在保安的“保护”下开始的。工作现场不大,一圈只有1公里多,他每天跑十二公里,就意味着在工作现场的外围的土路上跑10圈。
石鹏亮所在的管道局队,队员分布在世界各地。石鹏亮介绍,除他在乍得工作以外,还有一位在孟加拉工作,另外两位分别在黑龙江边境与浙江省。这就意味着四个队员基本见不到面,也没有一起拉练配合的机会。就是这四个队员,在去年的善行者挑战中,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常年在海外的经历让他们比常人多了一份坚韧。
坚持一件事情,就用全力做到最好。这是石鹏亮在乍得十年的体会,也是他这次参加善行者的目标。
募捐善款超过20万
东方物探李旭东
43岁中石油东方物探装备服务处工会副主席
截至发稿前,中石油东方物探队募集的善款超过20万,在善行者支报名队伍中排名第一,善款总数是第二名的两倍多。
李旭东介绍,东方物探在中石油30支队伍中启动募捐是比较晚的,也没有跟大家说应该捐多少钱,只说倡导善心善行,1块钱也是心意。结果很多职工捐款特别踊跃,10块、50块、块,没想到短短几天就成为募捐数最多的队伍,且善款还在不断增长。
东方物探对善行的热忱根植在企业的基因中。在库尔勒市市郊,绿树掩映着一座汉白玉碑,碑上写着“征服塔克拉玛干纪念碑”,镌刻着中国石油物探人年以来征服大漠的壮举,标注着一个企业艰苦奋斗的精神坐标。
“东方物探很早就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帮助偏远地区修路、找水、打井。”李旭东说,“在汶川大地震时,东方物探很多队伍在汶川施工过,当单位号召捐元的时候,我们很多同事捐几千元。”
年2月,东方物探驻村工作组进驻涿州东仙坡镇上胡良村。此后,东方物探40多名处级干部先后到村帮扶,1.万名党员干部和部分群众为扶贫捐款。通过公司筹集和党员干部捐款两种方式,工作组共筹集资金多万元,在一年内完成了两条路的修建,完成31个帮扶项目。“万名党员干部捐款”成为河北省驻村帮扶脱贫路上的一段佳话。
李旭东曾在新疆工作过8年,他说那里是徒步爱好者的天堂。自然风景绝美的同时,也意味着物质条件的匮乏。“我们很多同事去大山里、大戈壁、没有人烟的地方施工,所以可能对艰苦的生活有亲身体会。”李旭东在参加工作第一年就资助了一名湖北的贫困学生,后来到了新疆就参加当地献血,此后很多公益活动有机会就参加。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块柔和温暖的地方,公益活动就是这样一座桥梁,我们期待多一些善行者,激发更多人心中的爱”李旭东说。
完成公里超长跑
李守山
51岁大庆石化公司物业中心科长
认识李守山,是从公里这个数字开始的。
为迎接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亚运会,年6月1日,李守山和4名长跑爱好者发起成立了大庆“铁人长跑队”,希望能宣传家乡大庆、铁人精神和亚运精神。5名“铁人长跑队”的勇士们举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长跑活动,从大庆铁人第一口井出发,奔向铁人的故里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
他们从大庆出发,经吕梁山脉,过陕甘宁边区,穿越浩瀚的沙漠和戈壁滩,历经两个月于8月1日到了玉门。
因为这次活动,李守山在大庆小有名气。许多长跑爱好者纷纷要求加入“铁人长跑队”。李守山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了很多长跑活动,用他的话说,“黑龙江省内省外,乃至全国的有名的马拉松赛,都能见到大庆人的身影。”
他和他的“跑友”们,在马拉松赛道上,找到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他们得到了健康和快乐,也在每次马拉松时体会到一个城市的不同人文,地理和风景,更重要的是挑战了自我。从年至今,李守山参加国内全程和半程马拉松已经达到场次。
李守山三十年坚持长跑如一日。每天早上4点多起来跑至少10公里,跑到6点,然后去上班。三九天的大庆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度左右,他依然从不间断。
李守山说,大庆人都是在铁人精神的影响和熏陶下成长起来的,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去年的善行者活动,王守山所在的大庆石化队在全部队伍中第二个到达终点。王守山说,虽然四名队员都有马拉松经验,但善行者是越野跑,还是有一定挑战的,他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会想到铁人精神,团队间密切协作,相互鼓励,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铁人精神,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做公益和跑步一样,带给李守山更多的动力和热情。他经常参与对困难职工的捐助活动,“遇到困难时拉一把,为一个孩子、一个家庭带来希望。”
在李守山看来,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但一群人会跑得很远,善与行一直在路上。
“一十百千”计划
江西销售汪杰
在赛前的筹备会上,汪杰的自我介绍让大家一下子都记住了他。他说,我为自己订下了“一十百千”的目标——每年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去十个不同的地方,读一百本书,跑步一千公里。
看似难以完成的任务,汪杰已经完成了大半。在他的朋友圈里,每日坚持,他已经跑了多公里。汪杰说,他跑步是从去年7月开始的,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应酬很多,体重飙升到斤,在一次体检中,各种指标也超高。汪杰在日志里写道,“人进中年,身体上的变化,让我有些措手不及,皮肤开始松弛,眼睛开始恍惚,睡前醒来也满是压力与焦虑,连梦里都在寻找年轻时的自己。”
于是,他给自己订下了这样的目标,他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去做些超出生命本身长度的事情。去年底,他联系了几个朋友,希望能用众筹的方式抚养一名福利院的儿童。这次参加善行者,不仅是为了完成个人设定的目标,更是为了与团队一起,为贫困高中生贡献一份力量。
他们用脚步丈量大地,从黎明到黄昏,全力以赴。孤勇之后,世界尽在眼前。跑步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辽阔,善举让他们的生命越来越充盈,这就是“善行者”们行动背后的动力。
明天,北京“善行者”就将开启百里征程,中石油队员们已做足了准备,他们满怀期待,用双脚和行动丈量土地,传递爱心,为贫困学生带去希望,为贫困家庭带来改变。就如同这次挑战的口号所说,每一步,都算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