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乍得 >> 乍得简介 >> 陕西科技大学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所ldq
文化因互鉴而繁荣,因交融而生辉。为助推英语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及留学生学习他国文化,开拓国际化视野,体会中外文化差异,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陕西科技大学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所将陆续推出国外文化学习专栏,本周小编特邀尼日尔留学生伊守福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尼日尔......
国名
尼日尔共和国(英语:TheRepublicofNiger;法语:LaRépubliqueduNiger)。
地理位置
尼日尔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北纬11~23度、东经0~16度之间。系西非的一个内陆国家,东邻乍得,西界马里、布基纳法索,南与贝宁、尼日利亚接壤,北与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毗连。国土面积.7万平方公里。
人口民族
尼日尔全国总人口万(年)。
主要部族有:豪萨族(Haussa),占全国人口的55.4%,主要分布在南部,善于经商;哲尔马-桑海族(Zarma-Songhai)占21%,主要分布在西部尼日河流域,从事农业;图阿雷格族(Touareg),占9.3%,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系游牧部族;颇尔族(Peuhl),占8.5%,散居在全国各地,不少人从事牧业;卡努里族(Kanouri),占4.7%,主要分布在津德尔、古雷和乍得湖之间,以农为业。此外,还有阿拉伯族(Arabe)、图布族(Toubou)、古尔芒切族(Gourmantche),均约4万人。
语言
尼日尔官方语言为法语,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豪萨语可以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
宗教
尼日尔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11.7%信奉原始宗教,其余信奉基督教。
尼日尔最大的清真寺
交往
在对外交往中,尼日尔人称呼客人为先生、夫人、女士、小姐,或在名字后面加职务、学衔等。豪萨人有其独特的称呼:父母对长子不直接叫名字,只能叫代称,如“喂”“那谁谁”等。多数尼日尔人信奉伊斯兰教,每天祈祷。城市里的穆斯林女子比较开放,可以进入社交场合。
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几乎没有高楼大厦,常见头顶重物的当地妇女,在街上叫卖小商品。一些男人坐在街边的椅子上,用木炭烧上一壶浓茶,烧开后放糖,然后大家一起喝茶聊天。虽然大多数尼日尔人并不富裕,但他们安然闲适,生活快乐,每天干活6小时,工余时间喜欢跳舞、唱歌。
饮食
尼日尔人的主食是小米、高粱、玉米、木薯、土豆等。普通民众经常吃的是煮土豆、木薯和汤。尼日尔的大米产量有限,价格较高。
牧区的人们多食牛羊肉及奶制品。尼日尔河流域的人们多食鱼类。
香蕉和烤羊肉是尼日尔人日常待客的最佳食品,而对外宴请时,餐桌上常见的是法式牛扒、鸡扒、蔬菜、面包等。主要饮料是可可和咖啡。
豪萨人吃饭时席地而坐,用手抓饭。若有宾客在场,主人会先捏一个饭团给客人,客人食用后,要照样捏一个饭团回敬,这是知礼的表现。
服饰
尼日尔男性穆斯林一般着阿拉伯式长袍、肥大的灯笼裤。女性穆斯林出门有戴面纱的习惯。游牧部族的男性多是上身赤裸,下穿短裤,一般用兽皮缝制。妇女大多穿短上衣,下边用一块缠腰布从腰缠至脚踝。她们习惯在鼻翼右侧穿插装饰品,头上喜欢编辫子,且辫子越多越美。有的妇女还热衷于文身。
选美
尼日尔的博罗罗人有男性选美的习俗,一般是在10月至次年5月期间,在北部印加勒地区举行。选手比拼身材修长、牙齿雪白、眼神威武、发辫浓密、光亮。男子的发辫是参赛选手必备条件。虽然博罗罗人男女都留发辫,而男子的发辫比女子的更长。
选美集会时,年轻小伙子们个个盛装出场,先参加“萨罗”成年仪式。仪式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经受磨炼考验,即在全族女孩子面前,接受长老的鞭笞和棒打。多数小伙子能够做到一声不吭地通过考验。之后进入选美的关键阶段,即晚上的舞蹈狂欢。小伙子们往往以其美妙舞姿,获得年轻姑娘们欢呼和赞美。由于姑娘众多,审美角度不同,可能同时有几个小伙子被选为帅哥。优胜的美男子可在众多女“粉丝”中挑选一人带走与其生活。不过,这并不是正式的婚姻,一年后不管有无孩子,原则上都可分手,再参加下一年的选美。
婚俗
尼日尔普通牧民举行集体婚礼,多选在凉爽的雨季。青年男女聚会,通过一起跳舞找到心上人。待双方父母同意、报告酋长后,准备彩礼。彩礼一般是牛羊或现金,不太贵重。
酋长主持集体婚礼,内容有:新婚夫妇以及在场的人双膝跪地,面朝麦加,祈求安拉保佑新婚夫妇幸福美满。新婚夫妇还要拜谢酋长、双方父母、亲属、朋友。亲友向新婚夫妇赠送礼品或钱币。娶媳妇的家庭联合举办婚宴。宴会后,新郎新娘们同众人一道翩翩起舞,尽情歌唱,持续到次日清晨。
尼日尔桑海族人有“倒插门”习俗,即由岳父负责建造新房。待房子盖好,新郎带着母亲过来,与新娘成亲。婚后家务活全由婆婆做,并悉心教导儿媳跟着学。一年后,婆婆回自己家,把锅碗瓢勺一应家务事,郑重其事地交给儿媳,新婚夫妇便可开始独立生活了。
尼日尔国家博物馆
尼日尔国家博物馆坐落在首都尼亚美尼日尔河畔的小山上,该博物馆依山傍水,一座座乳白色的展厅,错落分布在风景秀丽的山坡上。这座博物馆从年破土动工,到年落成,历时14年,占地约24公顷。尼日尔国家博物馆不同于世界上大多数博物馆。
阿伊尔和泰内雷自然保护区
非洲最大的一个保护区,占地约七百七十万公顷,整个区域只占总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该地区包括阿伊尔火山断层,一个小萨赫勒地区,这里的气候、植被和动物与撒哈拉沙漠是不同的,以有不同的景色、多样化的植物和野生动物而著称。
“W”国家公园
位于尼日尔南部,占地面积公顷,毗邻塔穆(占地公顷)和多索(占地公顷)的动物保护缓冲带,具有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与人类不断相互影响而发展的生态系统。公园里养育着在西部非洲中属最庞大的有蹄动物种群。
泰内雷沙漠
泰内雷沙漠是非洲著名沙漠之一。位于尼日尔东部,西邻阿伊尔高原,西北连阿哈加尔高原,东北接贾多高原,南向乍得盆地敞开。面积达40万平方公里,占尼日尔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名出塔马谢克语,原义即“沙漠”之意。
阿伊尔高地
在尼日尔中部古老的商旅小镇阿加德兹以北不远的地方,延伸着一片炭灰色高地,它从撒哈拉大沙漠冒出来,就像漂浮在奶油海洋中的一叶装满煤炭的小舟:这叶“小舟”就是阿伊尔高地。阿伊尔的山峰和高原历经漫长岁月的雕琢逐渐成形,由一系列种类复杂的岩石混合而成,包括岩浆环状岩墙、花岗质侵入岩、古生代砂岩和近代的熔岩流。
研究所简介:
“陕西科技大学翻译与文化传播研究所”成立于年5月,是陕西科技大学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非法人研究机构。本研究所本着培养高级文化传播及科技翻译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研究中西方科技及文化传播。主要译介国外文化及科学研究的前沿性成果;研究文化传播;研究中国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传播与推广,以及文化创意项目的译介、推广与传播;研究发达国家高等工科、文科教育与我国工科和文科教育的差异。研究成果将对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相关政府部门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作用,并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咨询以及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等起到有益的帮助和推动作用。现任所长为乔现荣副教授。乔现荣,女,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现任陕西科技大学,西藏民族大学MTI研究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在读博士生。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翻学院访问学者。陕西译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译喵翻译学院院长。研究方向:英语口译、英语笔译、翻译与文化传播、汉学,对外汉语等。已国家级项目一项,省厅级及其他及研究项目十余项。出版著作两部,参编教材一部。发表中英文研究论文三十余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