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乍得 >> 乍得交通 >> 我和我的海外故事扎根乍得追逐梦想
我和我的海外故事主题征文
优秀文章选登
“中国梦”与“非洲梦”,因石油而联系在一起,中乍彼此的手将会挽得更紧,心将会贴得更近,情将会融得更深。
年4月,我第一次到达乍得,踏上非洲中部这片土地,弹指间已经整整八年了。那时候的我意气风发,慷慨激扬,而今则多了几分成熟和稳重。如今回想起在那里发生的点点滴滴,总是记忆犹新,那里的人、那里稀疏的草原、火热的夕阳美景,已深深地扎根脑海。
资料图片图文无关
年下半年,乍得炼厂项目刚刚起步,我被借聘到乍得炼厂销售中心。招聘通过结果揭晓的那天下午,我正在车间参加四年一次的大检修总结会。短暂的高兴之余,我有一些期待和好奇,期待能早日到海外项目上做出点成绩,也对一望无际的非洲大草原充满好奇。而更多的却是不舍,家里还有嗷嗷待哺不满4个月的孩子。当然,真正吸引我的是去体验一种新的生活,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追逐人生的梦想。
年4月1日,我和几名同事一起启程去乍得,开启了我的海外工作之旅,终于有幸成为一名真正的海外石油人,踏着前辈开创的足迹坚定前行。经过20多个小时的颠簸,飞机终于降落在乍得恩贾梅纳机场,内心还是免不了激动和兴奋。
打开飞机舱门的那一刻,热浪逼人,正午刺目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睛,当时正是乍得一年最热的时节。乍得地处非洲中部,有非洲“死亡之心”的称呼,等着我的也许还有惊心动魄的动荡局势、漫长的雨季蚊虫肆虐和炎炎烈日的恶劣气候。
上班第一天,面对40多度的高温、长达12小时的工作,我并没有畏怯;面对满天的扬尘,我没有抱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还是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环境。
5月,乍得项目正处于交工、投产前关键建设时期,销售的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更是到炼厂产品能否顺利出厂和正常生产后能否持续的重要控制节点,政府要求7月10日产品必须顺利出厂。当领导带领我第一次到达销售办公地点的时候,正处于抢抓工期的最后交付阶段,整个办公室外机器轰鸣,一片繁忙施工景象。楼内连桌椅板凳都没有,更别提其他配置了,可想而知后期我们会面临多大的挑战。虽说我来项目之前也储备了不少销售知识,然而面对全新的项目,一切均处于茫然状态,一筹莫展,也对未来充满深深的焦虑。还好大家手足相依一步步往前摸索,每到紧要关头,我脑子闪现出的一个信念就是,我坚决不能给中国人丢脸。既然已经踏上这条海外路,只能义无反顾朝前走,也许它就是有别于国内的工作,它就是这样的节奏。
6月,当时正处于前期商务谈判准备阶段,汽柴油等大宗产品必须找到几家大客户,才能保证销售后路畅通。可是当时连一家当地客户的联系方式、办公地点也没有。看来似乎形势不妙,我不禁打起退堂鼓,私底下部门一位同事也觉察到我的异常,他耐心开导、鼓励我,办法总比困难多,而不能一个人埋头冥思苦想。最后我们决定从在乍得经营的中方公司入手,了解他们购油的渠道,慢慢地我们找到了几家当地石油公司,也和他们建立起联系。刚开始我对“市场开发”的概念很模糊,对市场的理解也是很局限。经过不断努力,也多次碰壁,最终总算找到几家目标客户。就这样,入职海外的第一关算是有惊无险地挺过来了。正如领导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努力了不一定会有回报,但是不努力一定没有回报”。
后期面对的则是现场销售环节,面对全新的场景,照抄照搬国内那一套现成的管理流程肯定行不通。新项目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人员配置等均与国内差异巨大,我们从销售合同细节的敲定、销售计划的制定,装车车辆入厂,到装车单开立,再到车辆出库、结算、发票等等,每一个环节均都反复斟酌。由于我们面对的都是当地司机和客户代表,他们绝大部分文化层次很低,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显得非常困难,怎么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按照我们制定的流程往下走,的确耗费了我们巨大的精力。为了减少误会,只能更多展示图片、标示,方便他们理解和记忆。有一次,为了一个签字盖章的先后顺序,都已经晚上12点多了,部门领导从市里还给我打电话。我觉得为了我们自己省事可以让客户来回跑两次,而他的理念是让人尽可能少跑路、让信息多跑路,为当地司机提供周到、专业、热情的服务是他的出发点,但该审批确认的关键环节一丝一毫也不能马虎,最终我们对原有流程做了适当优化,服务窗口的标示更加简单明了,大大减轻了人员来回奔波的几率,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后来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平也得到了广大司机的赞誉,他们中许多人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
销售系统正式投运前是我最繁忙最紧张的一段时光,从装油区域管线的贯通和吹扫,计量仪表的标定和认证,销售管理软件的调试和修改,销售流程的细化和模拟等等,一系列工作摆在面前,时间紧迫,也别无选择,只能奋力前行。那段时光,有苦有累,也有无数的汗水和泪水。可我们还是幸运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一切准备就绪,等待炼厂油品正式对外销售那一刻的到来。
7月10日下午2点,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炼厂领导和许多媒体记者早早来到销售中心营业室,小小办公室水泄不通,所有人均期待着见证奇迹的那一时刻。当销售管理系统开出第一张单据,装车密码准确输入定量装车仪之后,管线上控制阀缓缓打开,乍得这片土地上首次生产出的合格柴油缓缓流淌至等候已久的当地司机的罐车里面,营业室爆发出长时间掌声。我长舒一口气,几个月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乍得人民终于用上了自己的成品油,结束了依靠进口的历史,这一刻注定成为乍得历史上辉煌的一刻。随着中乍石油领域合作不断推进,炼厂逐步步入发展快车道,双方合作也取得丰硕成果。目前乍得炼厂每年向当地市场提供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液化气、聚丙烯等产品,较好地满足了乍得的市场需求。看着我们生产、销售的油品走进千家万户消费者中间,我感觉到在乍得的坚守和付出是非常值得的!
每次回国往返机场和营地的路上,都能看见很多当地罐车司机向我招手,与他们长期的工作接触,我们彼此变得熟悉起来。因为车辆安全不合格拒绝给他们装油,他们曾经也有过不解、怨言甚至不满。有时候快到下班时间我们依然热情服务,为的是让他们当天满载而归回到市里,因为他们大多数人家里,都有一大帮大大小小孩子需要抚养。渐渐地,他们也从内心感谢和认可我们,是中国人帮乍得建立起相对完备的石油工业体系,让乍得实现了能源独立,他们也有了一份虽谈不上体面、但是有收入的工作维持家用。看着他们一张张黝黑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路途的疲惫顿时会一扫而光。
八年的海外工作经历,毫无疑问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也无怨无悔当初的选择。在我的身旁,则是很多和我一样来自五湖四海奋斗海外的中国石油人。也正是因为有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坚守和付出,中石油进军海外的步伐会更加坚实、成果会更加丰硕,我们离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目标和梦想会更加接近!“中国梦”与“非洲梦”,因石油而联系在一起,中乍彼此的手将会挽得更紧,心将会贴得更近,情将会融得更深……
乍得炼厂销售中心王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