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中石油海外ldquo十三五rdqu

发布时间:2021/5/13 23:29:25   点击数:

或添加管理员

研究背景:“十三五”以来,国际油价低迷,给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带来较大冲击。中国石油海外及时调整勘探部署策略,风险勘探和精细勘探并重,注重理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取得了一批重大突破与战略新发现,勘探成效显著。—年,中石油海外油气勘探取得12项重大突破与战略新发现,成熟探区精细勘探多点开花,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10×t油当量,桶油发现成本低于2美元/bbl,平均探井成功率为76%。当前中国石油海外油气勘探虽然面临国际油价持续低位、勘探项目急剧减少、新区块获取竞争日益激烈、常规油气资源品质劣质化、勘探对象愈加复杂、深水油气独立勘探开发能力弱等挑战,但全球待发现油气资源依然丰富,高新技术跨界融合必将推动勘探理念的转变和技术的革新,海外油气勘探前景广阔。1、“十三五”海外油气勘探进展(1)发现与探明1个16×t世界级巨型油田

巴西里贝拉项目快速发现与探明地质储量16×t的深水整装巨型油田。

(2)发现5个亿吨级规模油气区带

1)乍得邦戈尔盆地基岩潜山复合体获重大突破。

利用多种地球物理手段发现了8个低位潜山复合体,实现了低位潜山勘探突破。

2)乍得邦戈尔盆地东部凹陷发现规模新区带。

明确凹陷内有效烃源岩大面积展布并发育上、下两套成藏组合,优选南斜坡近东西向展布的M、P构造带实施钻探。

3)南乍得盆地多赛欧坳陷中北部构造带获战略发现。

创新走滑裂谷盆地油气成藏认识及低勘探程度区成藏组合评价与目标优选技术,优选临近有效生烃灶的北部陡坡带和中部构造带为主攻方向,以下组合为目的层分别在北部陡坡带和中部构造带各部署探井2口。

最大油柱高度为42m、52m。两个发现有望形成亿吨级规模场面,成为中国石油乍得项目外围盆地首个战略接替区。

4)阿姆河右岸东部山前西召拉麦尔根构造带和库瓦塔格洼陷带获重要突破。

创新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发育认识,强化储层预测和提产工艺技术攻关,成功拓展了阿姆河右岸的勘探领域。

5)安第斯项目T区西南甩开勘探获重要突破。

创新斜坡带油气成藏认识和低幅构造—岩性圈闭识别技术,在T区西南发现大量低幅构造—岩性复合圈闭群,打开了T区西南勘探新局面,呈现出新的亿吨级规模场面。

(3)发现6个千万吨级规模油气区

1)缅甸若开海域深水AD-1/8区生物气勘探获历史性突破。

创新深水近陆坡生物气成藏模式和深水沉积体评价技术,实现了AD-1/8区块历史性突破。

2)尼日尔Bilma区块Trakes斜坡新区勘探取得重要进展。

创新油气成藏和沉积体系认识,发现了万吨级规模资源区,为尼日尔Bilma区块形成商业产能奠定了物质基础。

3)苏丹6区西部Sufyan凹陷南部陡坡带开辟勘探新领域。

发现了万吨级的规模储量区,突破了Sufyan凹陷下白垩统以往认识的有效储层下限深度(m),开辟了勘探新领域。

4)滨里海中区块东部斜坡带构造—岩性勘探取得重要发现。

深化油气成藏认识,强化薄层碳酸盐岩储层精细预测,在东部斜坡带识别出有利构造—岩性目标8个。

5)阿联酋陆海项目礁滩体勘探首获突破。

开展沉积微相和礁滩体精细刻画,优选近生烃灶的台缘区有利储层发育带部署钻探两口井均获成功,展示出该区礁滩体勘探良好前景。

6)开展沉积微相和礁滩体精细刻画,优选近生烃灶的台缘区有利储层发育带部署钻探两口井均获成功,展示出该区礁滩体勘探良好前景。

(4)成熟探区精细勘探多点开花

1)开展中西非裂谷系复杂断块精细刻画和目标评价,苏丹6区Sufyan凹陷中央构造带、南苏丹3/7区北部凹陷Jammam隆起带、尼日尔A区Fana低凸起与Yogou斜坡带发现多个高产富集断块。

2)借鉴国内“富油气凹陷”精细勘探经验,重点开展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复杂断块、岩性圈闭和外围新区等领域立体勘探,

在PK项目东南部中—下侏罗统深层复杂断块、西南部深层中侏罗统岩性圈闭和盆缘变质岩潜山等领域取得新发现并快速转产,减缓了开发区油田产量递减。

3)开展盐下碳酸盐岩目标刻画和精细储层预测,哈萨克斯坦滨里海中区块在西斜坡和塔克尔构造发现多个岩性油藏。

4)针对阿曼5区Daleel油田西斜坡碳酸盐岩薄储层预测难度大的难题,充分利用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将地震属性预测与地质模式相结合,

采用长距离水平段探井方式,在Daleel油田西斜坡发现多个薄层礁滩体岩性油藏,勘探发现后及时投产,有效减缓了油田产量递减。

5)深化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盆地油气成藏规律认识,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精细储层预测研究,Jabung区块TiungComplex构造带和西部隆起带新层系获发现,进一步拓展了印度尼西亚项目的勘探领域。

2、面临形势和前景展望(1)面临形势

(1)全球油气需求增速放缓,国际油价将长期低位运行,全球油气勘探行业将面临转型调整。

各大油公司被迫调整勘探策略、压缩勘探投资,更加注重探井成功率和勘探目标的经济性,将勘探重点集中在成熟盆地;

调整滚动勘探与风险勘探的投资比例,勘探对象更加倾向于优质可快速动用储量和规模经济储量目标。

(2)主力探区经多轮延期退地后陆续到期,勘探区块将先后退还资源国,勘探面积将大幅缩减(图4)。

预计“十三五”末,海外现有勘探面积将减少54%;“十四五”期间及之后的新增储量将很大程度上依赖新的勘探项目。

可勘探空间的急剧减少将对海外勘探业务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3)全球优质勘探区带越来越少,国际油公司之间新区块获取的竞争日益激烈。

年全球20多个国家公布了多个招标区块,其中大部分位于海域(约占总数的2/3),而陆上区块总体单个面积较小。

七大国际油公司近5年每家公司年均获取67个勘探区块,自年以来,平均获取的勘探区块数量逐步增加(图5),国际油公司之间新区块获取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4)常规油气资源品质劣质化趋势日渐突出。

主力探区新发现油气藏规模越来越小、油气分布较为分散、深层储层较为致密,优质可动用储量规模不足。

(5)保留区的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勘探对象愈加复杂。

未来海外油气勘探将重点向复杂断块、前陆冲断带、复杂山地、盐下碳酸盐岩、基岩潜山、深层—超深层等领域发展,作业条件将向复杂地形、热带雨林、极地冻土等环境拓展。

(6)目前中国石油海外尚不具备深水独立勘探开发能力,天然气勘探受超大型LNG(液化天然气)瓶颈技术制约,新领域勘探面临新的挑战。

(2)前景展望

1)全球待发现油气资源依然丰富,未来勘探潜力巨大,勘探空间依然广阔。

从全球油气资源来看,全球常规已发现石油可采资源量为×t、待发现石油可采资源量为×t,资源探明率为61.3%;

全球常规已发现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t油当量、待发现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t油当量,资源探明率为52.2%;

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总量约为×t油当量,采出程度不足6%(图6),仅处于勘探开发早期阶段。

2)全球含油气盆地总体处于中等勘探程度阶段。

每万平方千米探井数量大于口的盆地占全球盆地总数的7%;每万平方千米探井数量大于30口的盆地占全球盆地总数的20%。

除陆上传统勘探区外,全球大部分含油气盆地仍处于中等—低勘探程度阶段,而海域特别是深水、超深水盆地勘探程度更低;

除少数几个热点盆地之外,大部分地区均处于低勘探程度阶段,未来可勘探空间依然广阔。

3)陆上勘探区逐步由构造油气藏勘探向成熟盆地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转变,其新增储量占近10年全球常规油气新增储量当量的30%,具有油气田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

海洋勘探领域则整体处于构造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勘探并举阶段,其新增储量占近10年全球常规油气新增储量当量的70%,具有油气田数量少、规模大的特点,

已成为全球各大油公司争夺的主战场,也是中国油公司未来油气勘探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aobobo.com/zdjt/2136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