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广州
祖冲之∶孙行者
A.陶然亭∶张之洞
B.瑞士∶荷兰
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D.柳下惠∶李东阳
阅读1:陈寅恪出对联“孙行者”一半清华考生交白卷
年,清华大学举行新生入学考试,国文系主任刘文典约请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的著名史学家陈寅恪为国文考试代拟试题。当时陈寅恪已定次日赴北戴河休养,就匆匆草就普通国文试题——作文《梦游清华园记》。另一题为“对对子”,上联为“孙行者”。结果一半以上考生交了白卷。
这次“对对子”,对出“胡适之”而获满分的考生,仅周祖谟(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一人。答“祖冲之”者,也视为符合要求,因“祖”“孙”尚可成对。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数学家,是全世界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准确数值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的人。还有一考生对以“王引之”,对得也不错。王引之是清代嘉庆年间著名学者,江苏高邮人,继承其父王念孙的音韵训诂之学,世称高邮王氏父子,学术贡献很大。考卷中凡答“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等都不及格。
此联乃化用苏轼《赠虔州术士谢(晋臣)君七律》诗句:“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韩卢”为犬名,“行”与“退”皆步履进退之动词,“者”与“之”俱为虚字。东坡此联可称极中国对仗文学之能事。另外,盖胡(猢)孙(狲)乃猿猴,而“行者”与“适之”意义音韵皆可相对。
当时正是白话文运动蓬勃发展之时,因此有人在报上批评清华大学食古不化,不应出怪题“对对子”考学生。陈寅恪提出四条理由:一、测试考生能否区分虚字和实字及其应用;二、测试考生能否区分平仄声;三、测试考生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四、考察考生思想条理。陈寅恪的解释文章一经发表,这场“风波”即告平息,可见陈公名望颇能服众。
阅读2:神童李东阳
李东阳四岁时被举荐为神童,父亲带他觐见景泰帝,李东阳因人小脚短,跨不过门槛。景泰帝见此情景,便脱口出了上联:“神童脚短。”东阳应声对下联:“天子门高”。景泰帝高兴地将他抱坐膝盖上,见其父亲还站立在一旁,又出上联:“子坐父立,礼乎?”李东阳答道:“嫂溺叔援,权也。”李东阳和程敏政同时作为神童,被景泰帝召见入宫殿。据说景泰帝正在吃螃蟹,便以此出上联:“螃蟹浑身甲胄。”程敏政应声对道:“凤凰遍体文章。”李东阳从容答道:“蜘蛛满腹经纶。”皇帝说:“这个孩子将来会当宰相。”殿试后第三天,李东阳中了第三名神童。李东阳被举荐为神童后,不少文人墨客找他题诗作对,试试他的才华是否名副其实。有位老翰林将他的名字嵌入联语,要他用“两兼格”续对:“李东阳气暖。”东阳对道:“柳下惠风和。”老翰林惊叹不已。
阅读3:无情对集锦
色难,容易
动武,挪威
放肆,收拾
丹麦,青稞
黄山谷,白水滩
张之洞,陶然亭
孙行者,祖冲之
独角兽,比目鱼
飞天怪,伏地魔
笑面虎,磕头虫
雄黄酒,牡丹烟
桃李争荣日,荷兰比利时
珍妃苹果脸,瑞士葡萄牙
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
鸡冠花未开,狗尾草先生
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
五品天青缎,六味地黄丸
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
黔河乌江皆黑水,素园雪山齐白石。
杨三已死无京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
树已千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
洋人少爷刷卡速递鲜花,海地多哥印度乍得刚果
答案
A本题属于类比推理,主要考察分开看。本题拆开看字词相对,内容毫不相干,也成为无情对。“祖”对“孙”;“冲”对“行”;“之”对“者”;“陶”对“张”;“然”对“之”;“亭”对“洞”。应此本题选择A选项。
注:D选项首先不是无情对,内容上相关。其次也需要做两点改进,第一个平仄对应应改为“李东阳:柳下惠”;第二个阳和惠放在词语“阳气”和“惠风”中才更相对,“李东阳气暖:柳下惠风和”。
注:答案还可以是,鸡冠花:狗尾草;独角兽:比目鱼。
赞赏
人赞赏
白癫风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