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黎川医师张贤锋带领医疗队援助非洲乍得是

发布时间:2018/8/30 21:28:08   点击数:

当地时间年10月28日11点半,一架飞机在乍得共和国国际机场平稳降落。乘客陆续从机舱门走出,大量的黑色面孔中,12张东方面孔格外引人注目。这些东方面孔,就是江西省抚州市首次组建的第12批中国援助非洲乍得医疗工作队。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江西省开始组织医疗队执行援非任务,为非洲人民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年,抚州市首次单独承担援助非洲乍得医疗任务,3月,市卫计委通过公开选拔,组建了由10名医生和1名厨师、1名翻译为队员的第12批中国援助非洲乍得医疗队,其中有口腔科、骨外科、感染科、针灸科、普外科等。他们经过8个月的法语、涉外礼仪、外事纪律、国家安全等培训后,踏上了赴乍得为当地居民提供专业医疗服务征途。

乍得共和国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法语和阿拉伯语是官方语言,其为农牧业国家,经济落后,系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该国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也较为匮乏,常见病有疟疾、爱滋病、肝炎、脑膜炎等传染病流行。

“援非工作虽然艰苦,但国家赋予我们光荣的使命,这个信念使我们能够在艰苦陌生的地方克服重重困难,以饱满的热情继续工作。”第12批援助非洲乍得医疗队队长、医院原院长张贤锋说,“医院的工作流程与国内的工作流程有很大区别,因人手不足,医生经常一肩挑多职。但每看完一个病人,就多了一名中乍友谊的见证人,就为中乍友谊播下一粒爱的种子。”

(张贤锋代表医疗小分队参加医疗器械捐赠仪式)

年6月7日,乍得首都一名女大学生mahmrebahiae患有严重的子宫瘤,无钱医治,面临生命危险。医院时,已骨瘦如柴。医院院长协商,由医院提供手术室,医疗小分队的妇科、外科、麻醉科等科室的医生一起承担手术任务,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施救,成功摘除子宫瘤。鉴于mahmrebahiae手术后身体虚弱,无钱购买营养品,小分队成员又自筹资金元,送给她作为生活费。mahmrebahiae很感激,热情地邀请医疗小分队员到她家中做客。

(医疗小分队给乍得首都大学生mahmrebahiae捐款元,给她购买营养品)

援非人员不仅热情服务乍得人民群众,而且在台胞遇到困难时,也及时伸出援手。年8月23日,一名在乍得工作的台湾女同胞由于患有严重的妇科病大出血昏迷,在当地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被同医院治疗。小分队及时开展了抢救助工作。由于台胞子宫大出血,急需输血,医院储备的血液不够,而随女台胞前来的3名同伴的血液不够用,张贤锋对队员们说:“我是O型血,救人要紧,抽我的”,当场献出毫升的血液。因抢救及时,挽救了台胞的生命。为此,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对此事进行了宣传报道。国务院对台办发言人对医疗小分队行为进行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向台胞郑重承诺:只要台胞在海外有困难,随时可找中国医疗队,中国医疗队会及时给予帮助。

医疗分队多次参加义诊,而时间最长、艰苦、惊险的一次,是深入到公里外的中石油基地的义诊活动。张贤锋说,搭乘飞机和越野汽车,在沙漠中颠簸几个多小时,令医疗队员精疲力竭,但到达目的地后,他们还得强打精神为中石油职工义诊。几天不分白天黑夜,一站接一站地为中石油工人服务。同时,医疗分队为大家开展卫生健康讲座,传授防病保健知识,得到同胞们的高度评价。

(医疗小分队在中石油基地服务职工)

援非工作虽然辛苦,但小分队队员感到,辛苦中也有快乐,而这最大的快乐便是施予。年1月30日,是中国农历正月初三,援乍得医疗队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向非洲朋友拜年——赴恩贾梅那大学义诊。吃过早饭后,队员们就开始准备义诊所需物品,驱车前往距驻地20公里远的乍得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恩贾梅纳大学。队员们向师生介绍了艾滋病、疟疾、伤寒、结核这些非洲常见传染病的防护、检测知识,发放了宣传资料、发放抗疟药物、避孕套和卫生消毒用品。还赠送了清凉油、风油精和风湿膏等中国传统药品,为师生测量了血压。师生们对义诊的热情很高,争先恐后向我们询问一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

(医疗小分队成员与当地群众交谈)

“中国医疗队员的无私奉献,乍得人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我们医疗队给群众义诊时,人们总会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我们。他们对我们十分友善,只要遇上都会热情打招呼。”张贤锋告诉笔者,生活的一点一滴,让他深深感到,中国向非洲派遣医疗队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善德已深种非洲人民心里。

援非工作虽然繁忙,但思乡思亲之情不时会涌上心头。空闲时,队员们便与家人视频通话、







































白癜风特征
白殿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aobobo.com/zdmj/1577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