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地理套题广东省肇庆市届高中毕

发布时间:2021/6/18 13:35:56   点击数:

第Ⅰ卷(选择题)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近三十多年来,在青海湖西岸的布哈河三角洲东北缘形成与湖岸线平行的风成沙丘,并逐年扩大,成为青海湖第二大风沙堆积区。沙丘的形态呈新月形,向湖凸出。右图为青海湖西岸沙丘位置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营造布哈河三角洲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B.流水

C.冰川D.风

2.青海湖西岸风沙堆积区的拓展方向最可能是

A.向西南B.向北

C.向湖D.向东

右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大体相等B.南坡较多

C.北坡较多D.难以判断

4.在海拔米以上的北坡,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A.上升气流减弱

B.空气中的水汽减少

C.气温下降

D.空气中的凝结核减少

5.该山地北坡山麓的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

生活在广东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西藏旅游,进入一个海拔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右图为小明在列车上拍摄的西藏太阳能发电的景观图片,图中的箭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据此完成6~8题。

6.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A.昼夜温差大B.年降水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D.地质灾害频发

7.该河谷能种植青稞和油菜,原因主要是

A.降水丰富B.气温较高

C.太阳辐射强D.昼夜温差大

8.小明在拍摄图片时,火车的行进方向是

A.东北B.东南

C.西北D.西南

乍得湖为非洲第四大湖,为内陆淡水湖。湖泊面积随季节变化,最大时可达2.2万平方千米,最小时可缩小一半以上。右图为非洲乍得湖流域图。据此完成9~11题。

9.下列关于乍得湖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流域面积不断缩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循环

10.每年乍得湖水位开始上涨时,上涨的主要方向是

A.向西B.向东

C.向北D.向南

11.乍得湖流域南部河流多,北部河流少。影响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温

C.降水D.面积

第Ⅱ卷(非选择题)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怕涝,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右图为世界最重要的黄麻产区位置图。

(1)概括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4分)

(2)说明图示黄麻产区适合黄麻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3)当地黄麻种植常受水旱灾害影响。分析图示区域水旱灾害多发的原因。(6分)

(4)图示黄麻产区河网密布。简述其对黄麻生产的意义。(6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宁夏平原地处断裂陷落带,在多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时期,宁夏平原是一个浩瀚大湖,沧桑巨变,最终演变成今天的平原。现在的宁夏平原,即使年降水量仅仅毫米左右,蒸发量近毫米,但贺兰山前仍草场广袤,银川附近则湖沼遍布,灌溉农业发达,有着“塞上江南”的美称。右图为宁夏平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解释宁夏平原从大湖到平原的演变过程。(8分)

(2)“没有贺兰山,也不会有宁夏川”。请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其原因。(6分)

(3)说明宁夏平原引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的地形条件。(4分)

(4)分析宁夏平原发展灌溉农业对黄河的影响。(6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浙江省温岭市的石塘镇,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是一个古老的渔村集镇。石塘镇面朝大海,背靠青山,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石屋石墙,石街石巷,石路石阶随山地升降。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右图),被称为“画中的小镇”。这里有大大小小不同主题、风格迥异的精品民宿(利用当地渔民空闲房屋,重新设计装修的新型旅店)三十多家,深受游客欢迎。

分析石塘镇石砌建筑群的旅游价值,并说明民宿多样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分。

36.(1)地势低平(2分),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2分)。

(2)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多(2人),全年高温,热量丰富(1分);雨季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2分),降水量大,湿润(1分)。

(3)图示区域降水受季风环流影响(2分),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或是风力太强,容易造成水灾(2分);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或是风力太弱,(或旱季后期气温过高,蒸发强烈)容易造成旱灾(2分)。

(4)水网密,水量丰,便于黄麻运输(2分);为黄麻生长提供灌溉水源(2分);便于浸沤收获后的黄麻(2分)。

37.(1)大湖时期,由于地势低洼接受黄河搬运物质的堆积(2分),(加上来自贺兰山的堆积物,水生生物遗体等的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2分);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2分),露出水面,连接在一起,形成平原(2分)。

(2)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削弱冬季寒冷空气的侵袭(2分);挡住沙漠的东移(2分);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2分)等。(其它合理角度说明正确也可给分)

(3)地形平坦,便于引水灌溉和扩大灌溉面积(2分);地势南高北低和西高东低,可自流灌溉(2分)等。

(4)受灌溉用水、灌区蒸发的影响,导致黄河径流量减少(2分);农田灌溉退水排入黄河,导致水质下降(2分);黄河变浅,搬运能力下降(或修建拦水大坝),导致含沙量减少(2分)等。

43.旅游价值(6分):山坳中的石砌建筑群,山与建筑的有机结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具有审美价值和观赏价值;独特的建筑群体现当地的石(建筑)文化,具有文化价值和体验价值;独特石砌建筑群与环境的统一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等。(答出三种价值并且说理清楚即可)

多样化的原因(4分):可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不同的旅游体验;避免民宿之间的竞争;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的多样性等。(两个方面的合理原因即可)。

说明:转自高中学考选考地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aobobo.com/zdmj/2191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