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

穿越撒哈拉之旅从的黎波里到乍得湖三

发布时间:2022/6/24 13:52:54   点击数:

穿越撒哈拉之旅——从的黎波里到乍得湖(三)

汉斯·维舍尔(HannsVischer)

上海师范大学系“非洲之水工作室”,熊正坤译

撒哈拉沙漠深处的提贝斯提高原,火山活动的痕迹依稀可见

图片来源:NASA

在的黎波里与费赞中间,我所见证到的沙漠的形成过程完全证实了约翰内斯·瓦尔特(JohannesWalther)教授所提出的理论。这一地区的历史清楚地表明,沙漠不会赶走人类,但也绝不会放过人们留下的任何土地。在费赞,乡村与沙漠的风貌特征是并不相同的。随着北部高原地貌的分解,东北风越来越多的沙子从山区运来,堆叠在巨大的沙丘当中。而费赞不幸的历史经历使得这一地区人口减少,无法将肥沃的土壤成功地保护起来。

在费赞地区,我们所穿过的第一个洼地,即沙提干河(WadiShiati)和杰尔比干河(WadiGerbi),现在都已经被巨大的沙丘隔开了,自从我们上一次的旅行者最后一次到这里来,沙丘的规模便在不断地扩大当中。这些沙丘在某些地方上升超过英尺的高度,并且沙丘的状况还在不断地变化,因此领队必须始终在驼队之前找到地面足够牢固的地方,以让负重的骆驼通过。即便如此,骆驼也经常陷入流沙当中,直到沙粒没过骆驼的膝盖,因而驼队的前行速度也十分缓慢。在沙丘之间,沙子并没有覆盖原来的地表,这里总是能够找到水。在特罗纳(Trona)和曼达拉(Mandara),这些泉水汇聚成了数个小型的湖泊与湿地。这些地方的周围遍布芦苇草和椰枣树。而这两个地方也都有钠与钾盐的矿床。

汉斯·维舍尔在考察过程中记录的杰尔比干河

图片来源:Vischer,Hanns.“AJourneyfromTripoliacrosstheSaharatoLakeChad.”TheGeographicalJournal33,no.3():–64.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aobobo.com/zdzz/244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