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乍得 >> 乍得美景 >> 杭州G20中国如何让世界的期待不落空
浙江省杭州市,G20主会场杭州奥体博览城。
此次在中国杭州举办的G20峰会,被世界舆论认为是继伦敦峰会、匹兹堡峰会后最重要的一届G20会议,由于中国在全球经济和国际治理中长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杭州G20峰会也被世界各国寄予厚望,它们都期待中国能更好地设计议题,并充分发挥领导力,使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得到改观,推动G20中老大难问题的解决。
为提振全球经济指路
上届G20峰会,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怎么看”和“怎么办”两大问题,为全球经济找准了病灶,并对症下药。习主席为提振世界经济开出了包含四点建议的中国方案: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和协调,形成政策和行动合力;推动改革创新,增强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激发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力;落实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公平包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杭州峰会,中国对全球经济开药方的总体思路仍会一脉相承,但可能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提出更加明确的具体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刘宗义研究员认为,由于杭州峰会议题设置合理、措施得当,推出的经济结构改革顶层设计、发展问题、重视WTO的作用、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等众多议题的设置符合各国现实需求,并且中国通过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欧峰会、金砖国家机制以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沟通机制等与各方进行了充分协调,充分照顾到了各方利益与关切,因此中方提出的绝大部分举措都可以得到G20成员国的支持。如果G20成员国能够按照杭州峰会确定的目标和指明的方向共同努力,发挥G20的引领作用,必将极大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如何为世界经济注入活力,并拿出有效对策是杭州G20绕不过的话题。由于西方经济增长持续疲软,国际地缘政治不稳定性加剧,西方主导下的国际经济体系为提振世界经济的对策很少针对于实体经济,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而金融领域的风险性始终居高不下,又容易使一些新兴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落入被有意或无意设置的“金融陷阱”,而导致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出现。相反,中国此前提出的一带一路、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过剩产能输出等政策却令世人眼前一亮。目前,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正在步步推进,给沿线各国发展带来有益帮助。本次G20峰会,中国必然会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展开多边交流,进一步为该战略的落地进行布局。作为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也必然关心峰会对这一战略的各种解读及成果,并期待在战略推动的过程中得到具体的实惠。
2月28日,迫于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们承诺将倾政策“工具箱”之所有来促进增长。会议提出,将灵活实施财政政策,并确保债务率保持在可持续的水平。货币政策将继续致力于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价格稳定。会议重申将避免竞争性贬值,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并同意就外汇市场进行密切讨论沟通。
会议承诺将更好地监测资本流动,及时识别风险,应对大规模资本流动波动挑战,并强调充足和有效的全球金融安全网的重要性。会议支持就研究可能扩大特别提款权(SDR)的使用开展进一步工作。会议核准了关于全球落实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项目的包容性框架。中国将建立一个国际税收政策研究中心,目的是进行国际税收政策研究和设计,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
强化国际协调疏解各国疑虑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日前坦言,“希望明年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能在中国的带领下拉回正轨。”他指出,G20是全球金融和经济管理方面的重要组织,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主持G20峰会方面有很多可以作为的地方:G20在长期金融稳定方面还有很多任务没有完成,在全球经济增长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国若能围绕这两个主题来举办G20的话,将可以把它拉回正轨。
期望中国能够改变G20峰会现状的不只陆克文一人。博鳌亚洲论坛现任理事、前新西兰总理詹妮希普莉表示,G20需在“包容性”上有更多改革措施,而举办G20峰会的中国有机会带来这样的改变。
人大重阳刘宗义研究员认为,杭州峰会成功与否还取决于G20机制本身能否获得发展。G20是作为危机应对机制而出现的,同时也是作为危机应对机制而从部长级会议升格为峰会的,危机应对是G20的基本功能。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由于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对G20需求下降,同时G20成员国利益分歧加大,G20进入转型期。国际社会对G20能否顺利转型和为指导全球经济发展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十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xiaobobo.com/zdmj/20086.html